LNG出口增长的多重影响
美国LNG出口增长有利于保障全球能源供给安全。一方面,在现阶段全球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天然气在减少排放和支撑基本负荷可调度电力等方面有优势,是不可或缺的“过渡能源”;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天然气供给对于保障各国能源安全也有积极作用,而美国LNG出口在规模和经济性等方面都能为全球天然气市场提供较稳定的供给。
未来LNG出口增长可能导致美国天然气消费成本上涨。在研究假设的所有情景中,美国天然气供应均能满足LNG出口需求和国内供应需求。但从成本角度看,美国气价将因未来LNG出口增长而上涨,不受限制的LNG出口增长将使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上涨30%以上,美国消费者或将因此面临LNG出口增长带来的三重成本上涨,包括气价、燃气发电价格,以及部分制造业产品价格的上涨。
未来美国LNG出口增长或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美国多数LNG出口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美国LNG出口的能源、经济与环境评估》报告指出,一个出口规模为40亿立方英尺/日的LNG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超过全球141个国家各自在202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美国LNG出口增长可能带来其他环境污染风险。在LNG产业链中,天然气勘探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如果缺乏监管干预,LNG出口量继续大幅增长将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风险。
LNG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
首先,美国LNG出口增长有利于全球天然气市场供给稳定。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美国LNG出口量从2017年的1456万吨大幅增至2024年的8830万吨,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欧洲、亚太地区和中南美洲。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25年美国将成为全球首个LNG出口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近中期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考虑增加美国LNG进口量。其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计划以更大规模的美国LNG代替俄罗斯LNG进口。
其次,美国LNG出口增长有利于其国内经济和就业增长。标普全球研究显示,过去十年,LNG产业为美国GDP贡献了4000多亿美元,支持了27.3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40年将继续创造逾49.5万个就业岗位。
LNG出口增长的潜在风险
由于美国历届能源部在制定政策时都会参考前任政府的工作,特朗普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时也不能完全忽视《美国LNG出口的能源、经济与环境评估》报告的结论,或将更审慎对待未来新建LNG项目的审查。如当前市场预期2025年全球LNG需求将强劲增长,且美国亨利中心天然气期货价格已涨至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上,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也给美国能源部制定政策带来一定压力。
此外,鉴于美国现有制度下政府行政和立法部门都不具备对政策的绝对控制权,环保组织可能利用类似该报告的社会环境评估成果,运用法律武器影响部分新建LNG出口项目的建设进度。
由于美国LNG出口持续增长,涉及贸易规模相对较大,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能源政治化”趋势加强的大背景下,很容易成为贸易摩擦的反制目标。如2月1日,特朗普政府对我国所有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我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和LNG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等加征10%的关税。
《美国LNG出口的能源、经济与环境评估》报告的发布对我国LNG产业健康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首先,我国应进一步提升LNG进口来源多元化水平。自2016年8月22日切尼尔能源公司向中国海油广东大鹏LNG接收站送达第一船LNG以来,美国已成为我国LNG进口的重要来源,特别是2021—2022年,中美企业之间新签5年及以上LNG长约数量超过1800万吨。现阶段美国LNG在较高油价下良好的经济性,也使我国部分能源企业有增加购买美国LNG的意愿。
海关总署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LNG超过415万吨,占LNG进口总量的5.4%。但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全球天然气供需市场形势和美国LNG出口面临的潜在风险,我国能源企业要尽量获取不同国家的LNG进口来源,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国内天然气供给稳定和经济高效。与此同时,要加大LNG长约与现货进口配比关系的研究力度,做好LNG长期合同签订相关工作,保持长约资源的合理占比,不断平衡进口LNG资源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虽然2019~2024年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取得显著成绩,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464亿立方米,并连续8年增产百亿立方米,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仍要进一步发挥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的“压舱石”作用,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保证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既要做好勘探目标评价优选、持续提升商业储量发现率,也要做好开发建产目标的产能与效益测算、在高效开发新区的同时有效延缓老气田产量递减,确保国内天然气自给率不低于50%。
最后,要加快推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继续推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将进口气纳入天然气门站价的价格联动机制,并仿照成品油定价机制确立气价调整周期,形成国内外联动的天然气市场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