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与多重价值 氢能成为英国净零路径的关键 英国政府已将氢能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高度,早在2021年,英国就已发布《英国氢能战略》,确立了构建完整氢能经济的总体框架。威廉·奈特在题为《迈向净零目标:英国氢能经济发展框架》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发展氢能是英国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确保能源安全并驱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氢能在英国能源结构中承担三重使命:助力工业减排、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
图丨中英氢能储能合作论坛
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部氢能主管William Knight 威廉·奈特强调,氢能的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它为化工、陶瓷、玻璃以及重型运输等难以减排的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脱碳路径。其次,氢能可作为灵活的低碳发电技术,并能实现超长时段的能源存储,这将为未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带来至关重要的韧性、灵活性和成本效益,是英国政府实现其五大使命之一“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的关键支撑。

图丨英国东约克郡 Aldbrough Hydrogen Pathfinder项目
为此,英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实现10吉瓦低碳氢能生产能力的目标,其中至少一半来自可再生能源制氢。威廉·奈特进一步阐释道,英国正在践行“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并行推进”的策略,通过立法、补贴和投资激励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助力实现“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的使命愿景。以氢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战略,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英国推动高技能就业和区域经济再平衡的社会目标紧密相连。政府希望通过氢能产业发展带动制造业复兴,创造和保留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吸引投资,使脱碳转型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让绿色产业真正成为英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产业部署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 为确保战略愿景转化为现实,英国政府正在采取一套全系统方法,推动氢能经济价值链的整体发展。威廉·奈特介绍,英国已建立起覆盖制氢、运氢、储氢及氢能发电等环节的商业模式,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框架。


图丨英国东约克郡 Aldbrough Hydrogen Pathfinder项目
为此,英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实现10吉瓦低碳氢能生产能力的目标,其中至少一半来自可再生能源制氢。威廉·奈特进一步阐释道,英国正在践行“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并行推进”的策略,通过立法、补贴和投资激励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助力实现“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的使命愿景。以氢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战略,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英国推动高技能就业和区域经济再平衡的社会目标紧密相连。政府希望通过氢能产业发展带动制造业复兴,创造和保留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吸引投资,使脱碳转型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让绿色产业真正成为英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产业部署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 为确保战略愿景转化为现实,英国政府正在采取一套全系统方法,推动氢能经济价值链的整体发展。威廉·奈特介绍,英国已建立起覆盖制氢、运氢、储氢及氢能发电等环节的商业模式,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框架。

图丨Protium公司即将交付威尔士 规模最大的电解槽之一“先锋2号” 英国通过分批次的项目分配,系统性支持制氢项目落地。“在第一轮分配中,我们已签署了10份协议,”威廉·奈特在发言中指出,“其中包括在前煤电厂场地建设的绿氢项目,这凸显了英国从化石燃料向低碳能源的转型。”这些项目已陆续在2025年5、6月进行启动,将成为全球首批商业化规模电解制氢的典范。目前第二轮分配已从工业用户和发电运营商中筛选出27个新项目,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
图丨中英氢能储能合作论坛
图丨中英氢能储能合作论坛
英国法拉第学院首席执行官Martin Freer 独特的地质条件也为英国的氢能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英国法拉第学院首席执行官马丁·弗瑞尔(Martin Freer)在主旨演讲中提到:“英国拥有丰富的盐穴储量,这些地质构造为大规模储氢提供了理想条件。”英格兰北部及沿海地区正依托这一优势,结合当地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式布局。 在基础设施方面,英国政府承诺投入超过5亿英镑,建设首个区域性氢能运输和储存网络。这一网络将首次实现制氢、运氢、储氢与电力、工业等关键终端用户的全面连接。威廉·奈特透露:“我们计划2026年推出首个氢能运输和储能业务模式,预计首个区域网络将于2031年投入运行。”

图 | 英格兰东北部亨伯河畔的绿氢生产设施

图 | 英格兰东北部亨伯河畔的绿氢生产设施
中英合作 共绘零碳未来
在推动国内战略的同时,英国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国际合作。英国政府气候事务特使瑞秋·凯特在发言中重申了深化中英清洁能源合作的承诺,并特别提到今年早些时候双方签署的修订版《中英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氢能合作提供了稳固框架。


图丨英国政府气候事务特使Rachel Kyte
瑞秋·凯特特别赞赏了中国在绿氢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在绿氢方面的规模非同寻常。英国非常渴望学习中国发展这一行业和技术的经验。”她认为,低碳氢不仅仅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更是“解决方案的核心”,并呼吁两国携手共同塑造全球氢能市场、标准与贸易框架。 在产业层面,中英两国在技术与市场上高度互补。在中英氢能储能合作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北京氢羿能源董事长米万良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氢气消费市场和完备产业链,而英国在高端材料、标准体系及技术创新上具备优势,双方可在标准互认、示范项目、人才培养和市场共拓等方面形成合力,尤其在海上风电制氢、核心部件制造等领域联合打造零碳示范项目。庄信万丰公司代表熊燚提出,英国在核心材料研发、标准认证和绿色金融方面经验深厚,中国则具备成熟供应链与广阔应用场景,未来可以借助中国市场的规模与验证能力,把“英国创造、中国检验”的产品带向国际市场,形成“UK-China-Global”的合作路径。

图丨柯克沃尔机场以绿色氢气为燃料的 热电联产 (CHP) 装置演示的准备工作
标准互认同样是中英合作的关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副总经理肖晨江在圆桌对话上表示,联盟已建立“氢溯平台”,实现氢气全生命周期追溯,未来希望与英国共同推进数据互认和认证衔接,让“每一公斤氢气都有国际护照”。同济大学教授、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马天才指出,合作、创新与生态协同是推动氢能产业全球化的三大要素,中国氢能联盟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双方合作机制化、常态化,推动中英氢能协作迈入新阶段。
瑞秋·凯特特别赞赏了中国在绿氢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在绿氢方面的规模非同寻常。英国非常渴望学习中国发展这一行业和技术的经验。”她认为,低碳氢不仅仅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更是“解决方案的核心”,并呼吁两国携手共同塑造全球氢能市场、标准与贸易框架。 在产业层面,中英两国在技术与市场上高度互补。在中英氢能储能合作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北京氢羿能源董事长米万良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氢气消费市场和完备产业链,而英国在高端材料、标准体系及技术创新上具备优势,双方可在标准互认、示范项目、人才培养和市场共拓等方面形成合力,尤其在海上风电制氢、核心部件制造等领域联合打造零碳示范项目。庄信万丰公司代表熊燚提出,英国在核心材料研发、标准认证和绿色金融方面经验深厚,中国则具备成熟供应链与广阔应用场景,未来可以借助中国市场的规模与验证能力,把“英国创造、中国检验”的产品带向国际市场,形成“UK-China-Global”的合作路径。

图丨柯克沃尔机场以绿色氢气为燃料的 热电联产 (CHP) 装置演示的准备工作
标准互认同样是中英合作的关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副总经理肖晨江在圆桌对话上表示,联盟已建立“氢溯平台”,实现氢气全生命周期追溯,未来希望与英国共同推进数据互认和认证衔接,让“每一公斤氢气都有国际护照”。同济大学教授、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马天才指出,合作、创新与生态协同是推动氢能产业全球化的三大要素,中国氢能联盟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双方合作机制化、常态化,推动中英氢能协作迈入新阶段。
从战略到市场、从政策到合作,英国正在构建兼具经济潜力与气候价值的氢能生态体系。正如威廉·奈特所言:“我们不仅在建设氢能产业,更在塑造未来经济的新引擎。”英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英两国在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方面高度契合,在技术、市场、制造与金融等方面的强大互补性,为双方共同建设一个由氢能驱动的更清洁、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