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绿氢是全球「脱碳拼图」不可或缺的一块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21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浏览次数:23
        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转型的背景下,氢能正被越来越多国家视为实现净零目标与推动产业脱碳的关键技术路径。而由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氢,则被认为是未来零碳氢能体系的核心方向。在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氢能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知识、政策与金融中心代理主任乌蒂·科利尔(Ute Collier)基于IRENA最新研究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氢能发展的政策趋势、产业布局和投资逻辑,并对绿氢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发展路径与国际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阐释,她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系统加速重构,氢能的战略地位正在快速提升。

全球视角下的能源转型新逻辑



从全球能源转型的大局来看,可再生能源正成为应对气候危机和保障能源安全的主导力量。为实现《巴黎协定》1.5℃控温目标,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需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三倍,至2050年则需提升九倍,届时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14%。



640 (6)


IRENA的模型结果显示,到2030年全球低排放氢气需求将上升至约15艾焦耳,即约1.25亿吨氢气,其电力需求约占全球发电量的6%,需新增约470吉瓦可再生电力装机。而氢能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具有“跨部门连接能力”,将可再生电力转化并输送至航运、航空、化工、钢铁等较难减排行业,从而实现系统性降碳。

当前,氢能技术和市场格局正在全球扩展,氢能的发展正在从少数先行国家主导的示范阶段,扩展为越来越多国家共同参与的全球战略方向。不同国家的推动逻辑各有侧重,有的着眼于实现净零排放,有的聚焦工业竞争力,也有的希望借助氢能实现出口驱动的绿色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绿氢视为实现工业化新阶段的重要引擎。


产业与投资

成本下降与体系联动

根据IRENA研究显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光伏、风电、储能等核心环节持续降本,为大规模绿氢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全球在光伏、风电、电池和电解制氢方面的投资正不断攀升。其中电解制氢投资的增长可显著增强氢能供应的灵活性,而储能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价格体系。IRENA的分析认为,储能与绿氢的结合将成为实现系统灵活性与长期价格优化调整的重要支撑。


目前氢能产业链仍面临供应链瓶颈、电网衔接不足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挑战。未来可再生能源、储能、电网与氢气网络必须协同发展,以支撑全球能源体系的持续扩展。



在供应链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氢能的国际贸易格局也在加速形成。IRENA预测,到2050年,全球约20%的氢及其衍生物需求将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且贸易网络将呈现多极化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氢能贸易将不再是传统的单向出口模式,而是构建起区域互联的全球网络,促进跨境产业链的形成与再平衡。


政策方向与未来展望

从风险管理到协同共进

关于绿氢发展的制约因素,IRENA对65家金融机构、项目开发商和投资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出口风险、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是当前绿氢项目面临的三大不确定性。其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需求的持续性与政策的连贯性——若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信号,市场信心将难以建立。氢能政策必须与气候、产业和能源战略保持一致,根据IRENA的建议,各国应在顶层设计中构建更加系统的政策框架,以工业政策为牵引、以区域合作为支撑,推动氢能产业协同发展。


640 (7)

展望未来,绿氢与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的结合,将成为吸引投资和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向。这种结合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创新,更代表了能源系统向多元化、灵活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方向演进。绿氢的发展需要与可再生电力布局、电网规划和储能体系同步推进,以形成完整的能源生态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