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公司借助云计算、大数据、AI等智能技术手段,于2022年以来建设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集成智能安防、智能巡检、智慧采气等5大智能系统,今年以来不断拓展智能系统应用场景,保障了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保持2000万立方米高位,产量超计划运行。
智能安防系统确保安全
“我们在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中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完善系统报警联动功能,一旦发现风险,智能安防系统会自动报警,生产调度和岗位人员可及时处理,确保各集气站安全平稳运行。”4月27日,该公司生产运行部副主任任广臣指着电脑上的智能安防系统介绍。
智能安防系统于2022年与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同步建设完善,除了发现隐患自动报警外,还部署500万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1500万立方米阶梯式一键关断按钮,可在3分钟内完成1500万立方米气田的降产工作。面对异常突发事件,生产运行部调度立即启动智能安防系统,一键通知相关应急小组,实现现场人员与应急专家“云端会战”,应急处置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4月13日,焦页1号巡检站站长高楚湘在智能安防系统上发现站点采出水收集池出现高位报警,立刻安排罐车拉运采出水,避免了采出水溢池风险。“以前是人找隐患,现在系统自动捕捉,迅捷又可靠。”高楚湘说。
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气田智能安防系统,快速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保障了气田安全生产。
智能巡检系统提高效率
“焦页90-5HF井的压力、液位、温度正常,无泄漏。”4月28日,焦页89号集气站站长李峰和员工刘云飞一起,拿着平板“手机”,贴紧气井上的二维码。几秒钟后,“叮”一声轻响,“手机”上出现多栏生产指标,他俩依次录入参数,与站内中控室数据进行比对,完成了气井巡检。同时,远在60公里外的生产运行部员工屈丹,通过电脑第一时间查看他俩传输的数据,全面掌握气井状态。
该公司于2023年在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上开发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每天自动推送巡检任务到员工平板“手机”上,管理人员能随时在电脑上查看、监管巡检轨迹。员工一旦发现异常,可用平板“手机”拍照上传到电脑,相关领导、管理和抢修人员可在第一时间看到,大幅缩短处理时间。
“以前发现异常,我得向集气站、采气区、公司生产调度、公司相关部门层层汇报。现在,发现问题一键上传,马上有人认领问题,处理效率倍增。”刘云飞说,“前几天,我发现焦页89号集气站的静电释放桩‘趴窝’了,赶紧描述情况、拍照、上传系统,第二天公司就派人来处理了。”
“使用平板‘手机’巡检,不但省去了人工填报的麻烦,还能迅速消除生产异常,确实是智能化生产好帮手。”任广臣说。
今年以来,该公司智能巡检完成率99%以上,及时解决问题80多个,减少了大量纸质资料填写工作量,助力天然气高效开发。
智慧采气系统推动上产
4月23日,焦页182-3HF井井底积液增加,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师李小益借助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中的智慧采气系统,仔细分析工艺参数,在其推荐的技术措施中优选,最终采用“增压+气举”组合工艺,使该井恢复了生产。
该公司2022年在数智化气田管理平台上开发并完善智慧采气系统,该系统集基础数据管理、生产跟踪分析、采输指标评价、方案自动编制、措施自动统计为一体,技术人员对系统中的上亿个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得到最佳解决方案,推动气田上产降耗。
焦页107号集气站气井不久前产量下降,压缩机进气压力下降,还余有7万立方米/天的增压能力,技术人员利用智慧采气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发现邻站——焦页156号集气站气井井筒积液增多,采气时率仅33%。他们从工艺流程、气井排液能力等方面,对邻站增压进行评估,最终借用焦页107号集气站压缩机,为焦页156号集气站低效井进行补能排液,省下低效井气举费用,提高压缩机运行效率,降低压缩机单耗20%以上。
今年以来,技术人员运用智慧采气系统,实施采气工艺智能决策200余次,技术措施有效率从76.3%提高到85.4%,科学指导了问题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