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原油供需博弈暗流涌动 天然气革命影响深远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13  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438
  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预期低迷的影响,国际油价在4月上半月出现急剧下跌;而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预期强化、叙利亚危机升温,油价在4月下半月出现回调,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供需因素的博弈在5月进一步发酵,德国经济数据改善提振了欧洲市场的信心,但是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紧张局势在上周略微缓解,又导致油价相应下跌。
  
  随着供需影响因素的不断博弈,油价也将进入胶着和持续震荡调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非传统天然气与石油的不断发展,北美市场的能源供需形势以及能源政策都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这会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然而回顾前一段时间,受全球经济走弱的预期强化、美国3月公布的就业和消费数据低于预期、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表现不佳等因素影响,4月上半月油价猛烈下跌,布伦特原油(Brent)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分别跌破100美元/桶和90美元/桶。而4月下半月,在OPEC减产、叙利亚危机升温和意大利选举破冰等因素的支撑下,油价开始从底部反弹。需求因素与供给因素分别在4月前半月和后半月决定了国际油价的总体走势,我们有理由预期,在供需因素逐渐进入胶着对抗和博弈的背景下,国际油价也将陷入持续的震荡波动。
  
  需求方面,由于北美经济逐渐显现复苏迹象而欧债危机却持续发酵,导致3月到4月间,Brent油价持续下跌而WTI油价略微回调,两者之间的价差逐渐收窄,从2月最高点的23美元/桶下降至9美元/桶以下;4月月均价差为11美元/桶,环比下降5美元/桶。尽管如此,北美市场的星星之火依然难改全球经济总体疲软的趋势。OPEC预测,2013年全球原油需求涨幅约为80万桶/天,低于2012年的水平,而其中约一半的增幅来自于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疲软的担忧,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月美国就业与消费数据公布后,WTI原油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价格出现下跌,导致WTI原油价格的期限结构从“期货升水”转变成为“现货升水”结构。而欧洲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不断提高,也导致了Brent原油价格现货与期货价差缩小。期限结构的改变表明国际石油市场对于未来油价继续下跌的担忧。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