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国际能源署论断的最主要论据是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增长迅猛,而其背后推手主要是技术进步和价格杠杆。
页岩油气属于非常规油气,这种资源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开发的能源。直到近些年,随着业界将水压破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结合在一起后,页岩油气的开采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除技术进步外,美国页岩气近几年井喷式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天然气井口价格一直徘徊在每千立方英尺(约28立方米)2美元左右,但2000年以来天然气价格突然大幅攀升,到2008年已逼近每千立方英尺8美元。正是受价格驱动,美国页岩气产量才节节攀升。不过,到2011年天然气价格又降至每千立方英尺4美元,这可能导致美国页岩气投资开发速度减缓。
在页岩原油方面,美国的开采活动才刚刚起步,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正逐渐转移至原油开采行业。从技术上说,开采页岩气与开采页岩原油并无本质区别,但页岩气与传统天然气基本相同,而页岩原油的品质却远不如传统原油,加工冶炼成本普遍更高。
尽管页岩原油产量能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仍未可知,但美国成为原油头号生产国的判断并非毫无依据。其实,美国一直都是全球主要原油生产国。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11年美国原油产量达日均565.801万桶,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位居世界第三位,约相当于俄罗斯原油产量的60%。但即便如此,美国也未必能摘掉原油净进口大国的帽子。美国2011年石油消费量是日均1883.5万桶,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原油产量超过俄罗斯,按照当前消费水平,美国石油产量仍难以满足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