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也应该有自己的上网标杆电价。”这是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在今年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议。自2011年12月26日起,广东、广西两省实施天然气“市场净回值”定价法试点以来,二省的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可替代能源挂钩,要明显高于其他省市。“气价提高我们觉着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天然气发电企业来说,成本忧虑非常大。我们认为国家既然在大力鼓励天然气发电,可以为天然气发电设立上网标杆电价,更有利于成本疏导。”李春洪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446亿立方米;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12年我国用于发电的天然气约288亿立方米。按此计算,天然气发电占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接近20%。是否可以有自己的上网标杆电价已经成为天然气发电产业备受关注的问题。
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迅速
所谓“上网标杆电价”,是为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国家在经营期电价的基础上,对新建发电项目实行按区域或省平均成本统一定价的电价政策。也就是电网公司对发电企业的“收购价”。标杆电价事先向社会公布。2004年,我国首次公布了各地的燃煤机组发电统一的上网电价水平,并在以后年度根据发电企业燃煤成本的变化进行了适当调整。
随着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以后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及费用分摊管理办法。几年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都逐步有了“有据可依”的上网电价。天然气是否应该加入这个行列?
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投产天然气发电厂达50座以上,总装机容量将近40GW。按照我国2012年总发电装机容量11.47亿千瓦计算,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容量的比例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