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是中国“十二五”能源规划的重点之一,也是未来能源自给的重要环节。加快发展页岩气,可以增加天然气有效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也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备战略意义。
近日,有媒体报道,近期国家能源局正在就页岩气行业发展组织一系列研讨会和实地调研,或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以加快页岩气产业化。分析认为,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一年多以来,国内页岩气有望迎来实质性政策扶持。
据EIA预测,中国页岩气储量约占全球20%,高达36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0.27%资金研报]盆地、西北地区主要盆地。据国土资源部预测,到2020年页岩气探明可采储量约20000亿立方米,产量1000亿立方米。
短期内规模化生产难度大
为了加快页岩气的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鼓励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利用的政策。2011年,国家能源局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加大科技攻关力度。2012年11月,国家发布了支持页岩气开发利用的补贴政策,规定今后三年中央财政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
2012年,国家能源局制定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掌握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而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页岩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