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中国石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814

  全媒体新闻行动·央企责任担当·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
  8月19日,地处黄河流域腹地的长庆安塞油田以高分顺利通过国家绿色矿山创建评估验收。负责安塞油田生产开发的采油一厂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恢复植被、美化油区生态环境,数百座井站变成了开门见绿、花果飘香的风景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带,也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生产区。中国石油上中下游有数十家企业扎根黄河流域,守护黄河流域,为社会经济发展“加油鼓气”。
  从青海源头绿意盎然的井场,到中游黄土梁峁间的花园式炼厂,再到下游齐鲁大地的绿色油站,黄河两岸的中国石油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助力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为母亲河的澜安景美贡献力量。
  清洁生产油气生产进展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
  8月16日,在青海油田涩北气田井场,一层可回收防渗地膜上,穿着红装的修井工人正在忙碌作业,滴落的原油都留在了防渗地膜上。“每一袋油泥都有责任人签字跟踪,直至送交处理厂。”在一旁监督运送的作业区安全环保经理说。
  在青海油田,油泥砂是最大的污染源。2015年以来,青海油田引进数座处理厂,并研发应用微生物处理技术,累计处理油泥砂超过10万吨,坚持不让一滴油污染高原土壤,在黄河的源头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随着沿岸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环境承载力弱的黄河流域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石油人把环保和生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清洁生产,全面排查整改环境污染隐患,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的目标部署污染防治工程。通过净化、减排、降噪等多种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声不扰民”。
  油气勘探开发涉及区域广,环境复杂多样。抓好治污减排凸显了石油人环保管理的智慧。长庆油田作业区域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与几万口井、上万座井站和2000公里长输管道共存的,是黄河流域42条干支流、10个水源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林场。长庆油田坚持“油气开发进展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统筹油气生产与环境保护,探索出“开发—环保—减排”的新模式,实现了油气资源绿色开发。
  近年来,长庆油田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对2000多口废弃井实施了彻底封堵,消除了污染源;进购数百台设备,将每天1亿立方米的采出水100%精细净化、100%科学回注;大力开展油区燃气改造工程,年回收伴生气10亿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硫3500吨。井场上“采油不见油,天蓝水净空气好”。
  炼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多,环保要求高。石油人以最严环保标准自我加压,不断逼近“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大河岸边矗立着一座座花园式炼厂。
  不许银河霄汉流,人工引落到兰州。兰州石化积极开展废气、废水、固废治理攻关,一大批治污减排项目建成投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固废总量比去年下降六成。
  千折万转上河套,绿水弯弯泽沃野。宁夏石化5年累计投入近8亿元,有序实施炼油污水升级改造、硫黄回收、废气管控等污染治理及节能减排项目,将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满足国家对环保指标的新要求。
  表里河山夺隘出,一路奔腾到关中。作为关中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长庆石化坚持“有效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发展理念,近3年,先后投资15亿元,实施160余项环保技术改造和质量升级,废气排放减少了80%以上,成为城市“绿色工厂”的典范。
  成品油销售企业融入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社会影响力大。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青海、甘肃、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销售企业加强储油罐防渗漏改造、一二三次油气回收、燃煤燃油锅炉改造,邀请第三方环境检测评价,并接受公众环境监督。通过各销售企业升级改造的不懈努力,目前,黄河流域中国石油加油站全部实现全密闭运、销、存管理,具备大气零排放、土壤、地下水零污染的能力,在当前汛期中确保了零环境事故发生。
  生态呵护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好每棵树
  毛乌素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的中央,是我国陆上最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所在地。近年来,昔日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已成为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今年5月,200多只蓑雨鹤来到沙漠的草甸。而不远处,长庆油田苏南气田黄色的采气管线蜿蜒向前。
  5月正是气田开发的黄金季节。为保护蓑雨鹤栖息地,长庆油田连续9年调整气井部署,尽量避开湿地或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带,已先后避让井丛12个,涉及100余口气井。“不只是鸟类,大气、地下水、地表植被……我们都精心呵护。”长庆油田苏南公司副经理冯宁军说。
  黄河流域既有千里沃野,又有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尤其是一些区域,油气资源丰富,但环境艰苦,植被成活率低。黄河流域的中国石油企业坚持生态优先,积极做好水土保护、植被恢复,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实现生产体系与生态系统和谐共融。
  在苏南气田,石油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陇东地区,为了呵护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长庆油田一次性关掉了400余口油水井,共减少原油产量近4万吨,减少经济产值超亿元。
  除了关井退出,还有绕道而行。在西气东输管线建设中,为了避开沙坡头国家自然保护区,西气东输公司改变设计线路,还增加了黄河跨越工程项目,最大限度减少对防沙植被的损坏,不仅施工难度加大,而且投资增加了数千万元。
  有人问,为了几棵树这样损失值不值得。承建工程的管道一公司员工坚定表示:“种活一棵树太难了。要是破坏了,那才是大损失。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好每棵树。”
  水资源是黄河生态最大的刚性约束。中国石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水资源集约综合利用,做好“水文章”。
  头枕黄河,兰州石化升级改造炼油、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建成投用1080吨/时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将废水回用于锅炉补水,每年减少水耗500万吨。脚踏黄土,庆阳石化把废水当产品来管理,在全公司建立清污分流系统及管网,将回收来的废水处理后回用到循环水场、厂区绿地浇洒等各方面,回用率超过80%。背靠渭水,宝石机械20年如一日高标准处理废水,累计超过80万立方米,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清洗,实现零污染事故。
  “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水少沙多治理难。除了节水外,中国石油各企业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为防沙治沙贡献石油力量。
  建一个油田,美一方山川;建一座工厂,留一片绿色。长庆油田开展百万亩碳汇林建设,每年新增绿地3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经建成“中国石油长庆林”、教子川流域“长庆碳汇林”等生态环保林达70多万亩。青海油田逐年实施“退草还林”计划,把草坪改为种植树木,植树超10万株,昔日寸草不生的英雄岭上绿树成荫。宁夏石化坚持生态绿化与生产装置同时建设,30多年在戈壁荒滩上建成了4000亩的塞上森林。
  产业助力要让黄河美更要让百姓日子美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并不等于不要发展。黄河流域有生态涵养区,有农业产粮区,有城市群,还有待脱贫的地区。在做好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黄河沿岸的中国石油企业也结合地域生态特点,积极行动助力地方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不少绿色环保工程,本身也是民生工程,不仅护一片水土还能造福一方百姓。在内蒙古乌审旗草原生态保护区,川庆钻探推进钻机“电代油”,架设供电线路27条,减少二氧化碳等各类有害气体排放的同时,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400多个工程项目就业机会。电网惠及沿线12个行政村200多户村民,改善了偏远地区用电条件。
  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中国石油在黄河流域的各企业加大清洁能源生产力度,持续推进产品质量升级,以优质清洁的能源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添能加油”。
  加快油品升级。黄河流域的各炼化企业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汽柴油质量升级换代,升级高清洁航煤产品。各销售企业按期完成国Ⅵ标准汽、柴油置换,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有效减少地区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排放。
  加大天然气供应力度。巍巍祁连山,昆仑能源在甘肃耕耘10余年,1600公里河西走廊进入“蓝金”时代,兰州气化率更是超过90%,密布的城市管线点亮了金城的云端。浩浩汾河水,煤层气公司持续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坚持“气化当地”,为山西省这个煤炭大省累计供气94亿立方米,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黄河流域一些贫困地区,中国石油因地制宜开展扶贫项目,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河南省台前县、范县,中国石油投入扶贫资金6000余万元,重点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饮水、出行、上学等方面的难题,直接受益群众20多万人。同时,河南销售以传承黄河文化为主脉,在保护原有村落生态的情况下,打造特色民宿、荷花小镇,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特色生态游”的致富路。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守护母亲河,中国石油人矢志不移;建设幸福河,中国石油人笃定向前。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