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两会时间”能源议题升温 生物天然气产业迎政策利好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1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浏览次数:706
        本期,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舆论场进入“两会时间”,能源领域代表委员接受媒体采访,能源议题逐渐升温;国家能源局就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公开征求意见,业内对这一政策利好表示出强烈期待;中海油在渤海探明千亿方级大气田,成为渤海湾盆地50年以来的最大油气发现,被指将助益缓解天然气缺口,经济与社会效益获社会高度认可。

监测周期:2.25-3.3,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论场进入“两会时间” 能源类舆情议题逐渐升温

随着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两会舆情迎来首个高峰。期间,能源领域的代表委员成为行业媒体的聚焦对象,舆论围绕光伏行业新趋势、新能源车发展、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等展开探讨,能源类议题逐渐升温。

约150位能源行业代表委员参会 部分职务发生变化

全国两会开幕前夕,部分能源媒体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数量、行业等进行总结梳理。《中国电力报》预计今年能源领域全国代表委员约150人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其中全国人大代表超过100人,全国政协委员不少于46人。

微信公众号“能见Eknower”对比了2018年和2019年的参会代表委员情况,指出部分代表委员的职位发生了变动,如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舒印彪现为华能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担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但涉及的行业领域未发生大变化,仍主要包括石化、电气、电力、煤炭、核能等领域。微信公众号“角马能源”称,据不完全统计,能源央企领导中,共有18人参加2019年两会,其中,全国政协委员15人,全国人大代表3人。同时,“角马能源”也注意到代表委员的职务变化情况,指出从2018年开始,能源央企尤其是电力央企频现人事变动,致使出席今年两会的能源央企领导在职务上有了新的变动。例如,由于到龄退休,王寿君在今年两会上将以“原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头衔建言献策。除了王寿君,另有曹培玺、陈进行、卢纯三人将以原职务头衔参会。

光伏补贴新政牵动行业关切 氢能纳入能源体系呼声强烈

光伏补贴、氢能发展等新能源相关议题成为两会初期较受关注的能源议题。2月下旬,国家能源局就光伏发电建设管理征求企业意见,引发行业聚焦,为两会相关议题讨论做了舆情铺垫。能源新闻网撰文称,最新光伏政策仍存在争议,业内预计最迟会在3月底出台。从时点和时间周期上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仍在“打磨”政策的细节性问题,征求行业内有价值的意见。因此该文推断指出,光伏等能源领域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意见也极有可能纳入其中,或被采用。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透露,其准备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土地税费政策、关于无补贴分布式光伏项目允许自主招标等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将提案建议在西部大力建设光伏和风力发电设施并配套建设锂离子储能电站。

近年来,氢能发展话题成为新兴的能源热点话题,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继去年两会上提出“加快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关提案后,今年将再度携氢能提案上会。他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制定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南存辉也在提案中呼吁加快氢能发展,相关建议包括开展氢能战略研究与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我国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定位、方向和战略路径,明确加氢站建设归口管理部门和补贴政策等。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引发期待 民营加油站健康发展获关注

本观察阶段内,全国政协委员、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接受《中国能源报》专访回应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等问题,全国工商联建议促进民营加油站健康发展,成为两会期间油气领域较受关注的事件。

针对业内关注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进度,王宜林透露,公司的成立将按照石化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目前正在论证符合实际的成立时间。对于煤改气问题,他认为要有序,不能乱改;也要量力而行,煤改气的速度要与供气能力挂钩,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另外,他还介绍了中石油内部矿权流转以及勘探开发情况,对煤制天然气价格、煤制气产品定价等发表了看法。

另外,就涉及油气领域的提案来看,全国工商联建议分类解决加油站土地问题、加快解决加油站迁建土地问题、加快出台加油站相应的补偿赔偿标准,以促进成品油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我国推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 “行业春天”引业界期待

3月1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公开发布《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制定未来生物天然气产业化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亿立方米,到2025年超过150亿立方米,到2030年超过300亿立方米。《指导意见》还提出编制国家生物天然气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生物天然气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编制重点企业发展规划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专家指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积极出谋划策

《证券日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认为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挑战和困难。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能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动。此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生物质能清洁利用国际研讨会上发言称,我国应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重点推动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锅炉供热以及分散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化发展机制的相互交流,为下一步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其成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部分媒体依据天然气市场需求 推测生物天然气市场前景

中商情报研究院曾预测,2019年中国天然气需求或将增长11%。中商情报网就此指出,生物天然气作为天然气市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需求有待进一步打开,市场规模巨大。证券时报网撰文称,根据《指导意见》,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产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一定比重,而我国天然气需求旺盛,缺口巨大,权威数据显示,除国内生产和进口外,天然气缺口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因此推断生物天然气市场潜在规模上万亿。无独有偶,《上海证券报》也援引知情人士的分析称,生物天然气产业链比较长,跨行业跨部门,如果后端补贴能落地,预计将达到万亿市场规模。

《指导意见》对行业和企业形成利好 获舆论高度肯定

《上海证券报》转述知情人士观点,认为《指导意见》对于整个行业和企业来说,绝对是利好。《指导意见》比较系统全面,对产业形态、技术路径、监管运收在内的多个层面均有了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将调动能源骨干企业的积极性,有助于投资者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中国环保在线也持相同意见,称《指导意见》公布生物天然气“小目标”的同时,也明确释放出产业化的积极信号,并且认为《指导意见》只是开端,后续或将有更多支持政策酝酿出台,生物天然气的春天即将来临,将迎来发展初期的增速小高潮。

中海油在渤海探明千亿方级大气田 获高度聚焦

2月25日,中海油对外宣布,位于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渤中19-6气田,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一千亿立方米,成为渤海湾盆地50年以来的最大油气发现。消息一经发布便获媒体高度聚焦,《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及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等形成“人民系”全渠道传播,掀起舆论高潮,相关信息量多达2500余篇。

媒体肯定中海油攻坚克难获突破 巩固行业领军形象

舆论注意到,渤海油田地处京津冀腹地,尽管渤海湾盆地原油产量丰富,但由于渤海湾复杂的地质构造,在过去50年中,始终没有大型天然气田的发现。中海油响应国家号召在渤海油田打响了“天然气大会战”,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方式,确定渤中凹陷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条件,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了异常压力钻井决策系统、优选钻头系统、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等,最终实现了在渤海湾的重大突破。

这一千亿方级气田的重大发现,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巩固了中海油的行业领军形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等极具传播影响力的媒体、栏目均报道了此事,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工网等中央媒体也跟进传播。央视新闻客户端相关推送新闻的阅读量达5.2万;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推送文章的阅读量均超过10万。行业自媒体“立方石油”“工业能源圈”“南方能源观察”等也予以关注和解读,形成舆论场全渠道的传播热潮。

气田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使用上百年 利于缓解天然气缺口

在肯定这一发现的油气勘探与技术创新价值之余,媒体对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赋予了较高期待。媒体纷纷推算,按照每户家庭日用气一立方米的标准,这一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北京商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气田的发现将增强华北地区天然气保供能力。目前,西部天然气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八成以上;但天然气消费地却集中在中东部,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70%。此次特大气田发现后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京津冀及周围地区,缓解周围能源供应紧张情况。界面新闻网也给予了积极期待,认为其将有利于解决北方地区冬季天然气供应的问题。

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对油气勘探形成积极带动效应

据中海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杨华介绍称,渤中19-6气田的成功发现打开了富油型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局面,落实了新的油气富集区带。《北京商报》认为,该发现标志着渤海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进展,更印证了渤海湾盆地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业内判定这将对油气勘探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在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创新的支持下,油气开发将再上新台阶。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提出,渤海发现千亿级的大气田,意味着以后在渤海可能还会发现新的气田,在渤海临近的区域,也有可能发现新的油气资源,这可能引发更多企业加大勘探投入,激发油气资源开采的新活力。《上海证券报》报道指出,业内人士肯定该发现意义重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供了宝贵的天然气资源,并预测其将掀起新一轮渤海地区油气勘探的热潮。金融界网、同花顺财经网也表示,由于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保持较高增速,加大勘探开发将是国内油服市场的主旋律。(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丽媛 崔丽荣 邱林)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