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燃机规模化应用受阻
“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存在着考核力度不够,业绩不足,市场应用不够的现象。
由于示范电站天然气供气问题,很多已初步证明具有良好性能和可靠性的国产燃气轮机未能达到批量化制造的阶段。国内很多燃机制造企业存在缺少考核示范点的问题。”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动力所”)副所长李孝堂如是说。
技术层面而言,我国燃气轮机的研发能力这些年有比较大的提升,但某些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干式低排放燃烧室技术,高性能高温涡轮冷却叶片设计、材料、制造、热障涂层等技术,尚未形成研发、示范、应用和改进提高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体系。
“目前制约燃机制造企业发展的因素一是市场需求波动太大,企业难以稳定积累和持续发展。二是竞争过于惨烈,布局分散、竞争残酷的制造企业无法积累和投入,这就需要买卖双方更加理性。三是燃机领域的技术进步很快,国内企业的消化和积 累无法跟上国际巨头的节奏,只能不断引进和升级技术,被迫与国际巨头保持技术代差。”陈学文说,而困扰发电企业的因素主要是气价、电价问题和电量分配问题。如果燃机电价的政策能在各省进一步得到具体落实,会更有利于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排放状况。
目前,我国燃机制造业国产化制造的机型大多是F和F+燃机。但以下四个问题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一是制造技术不完整。
二是服务技术不自主。三是出口权限被控制。四是研发技术不掌握,这严重制约了整个燃机工业链条的上下游各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研发技术不掌握则是制约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的关键。
价格与服务成本“双降”
“上海电气与安萨尔多强强联合,向用户推广全新的、技术领先的燃气轮机产品,
致力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能源解决方案。
目前,重点推出了包括AE94.3A、AE64.3A及AE94.2等多款燃气轮机产品,该产品系列业绩丰富、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并通过不断升级改进,在同类别机组中已形成性能突出、排放超低、快速升负荷能力强、燃料适用范围广等一系列特点。”陈学文说。
2014年6月,上海电气与华电签订合同,将为广东江门项目提供两台AE64.3A燃机。2014年11月15日合资公司成立,与中电投集团签订上海闵行电厂两台AE94.3A燃机合同。2015年4月,上海电气中标申能股份奉贤项目两台AE94.3A燃气轮机。这一系列订单为上海电气和安萨尔多的联姻带来完美开局。
“中航工业动力所现有的燃气轮机均为自主研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中航工业动力所正积极开展低排放燃烧和多种燃料燃烧的研究工作,并在地方 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辽宁省燃气轮机燃烧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突破制约工业燃气轮机的低排放燃烧和多种燃料燃烧等关键技术。”李孝堂介绍说,自主研制的燃气轮机要想形成蓬勃发展的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在此期间需要国家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倾斜,加快研发、考核、应用的进程,以尽快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大量的燃机投运,对运行燃机的长期服务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上海电气与安萨尔多联合后,率先掌握完整的燃机服务能力,完全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陈学文说,一是灵活自主的服务模式,二是全面广泛的覆盖范围,三是快速机动的问题响应。作为OEM服务提供商,安萨尔多除了能为自己生产的系列燃机提供服务外,也可以为西门子的SGT-1000F、SGT5-2000E和SGT5-4000F燃机提供长期服务。 来源: 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