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引起了用气企业的诸多抱怨。但是,中国市场可能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气价上涨才刚刚开始,高价气时代已逐步来临。而背后主因,则是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定价话语权的严重缺失。
国内调价之前的6月份,中国两个重要的LNG进口来源国印尼和卡塔尔,相继上涨了对中国LNG出口的到岸价。在全球LNG市场的淡季,中国却迎来了连番涨价,中国天然气定价权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暴露无余。
近6年来,中国的LNG进口量翻了20倍。2012年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已达27%。据国家发改委2012年底下发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达到935亿立方米左右。
天然气定价权的缺失,使中国付出沉重代价,谋求定价权已刻不容缓。
淡季涨价潮
5月底,中海油与印尼供应方就福建莆田接收站LNG供应价格展开了谈判。6月18日,中海油宣布经过艰难协商,LNG长约供应价格涨至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涨幅高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