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这座气田有面“笑脸墙”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9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22
傍晚时分,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江油采气作业区中坝集输总站站长钟涛,带着同事们来到“笑脸墙”前。墙上照片里,徐晓军蹲在井场递水,王波持扳手教学,刘新蓉雪天巡检时脸上沾着雪沫,笑容却格外灿烂。
“我们相处比家人还久。”钟涛指着一张全家福,那是2020年元旦双鱼石末站投运时的合影。为不影响供气,当时15名技师组成突击队,在老站里建新站,轮休改成三班两倒。“投运成功那天,我们没人说话,只是互相拍了拍肩膀。”钟涛轻声说。
副站长徐晓军,至今记得去年4月双鱼石区块大修的日子。8名班组职工主动放弃轮休,驻守现场。最忙时连续作战20天,最终提前5天完工,多贡献540万立方米天然气。
在采气工王波的工具柜里,躺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旧扳手,那是刚上班时老师傅传给他的。“2000年我来中坝46井,井口只有个安全截断系统算‘自动化’。如今用平板电脑调试数据,比当年拧扳手还要熟练。”王波摩挲着扳手的手柄,纹路里还嵌着当年的油污。
刘新蓉也是总站的采气工,看着“笑脸墙”上的照片,她说自己还有4个月就退休了。32年与井站和同事朝夕相处,如今要离开了,她的眼里有一些湿润。她想起刚上班时,有次她记错了一个产量数据,老师傅带她去了中4井的纪念碑前。“这口井1972年钻获高产气流。”老师傅指着碑上的字,“当年的人用算盘算数据,用脚步量井场。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更不能马虎。”从那以后,刘新蓉记每一个数字,她都要反复核对。
夜色渐浓,控制中心灯光亮起,钟涛等人仍在忙碌着。“笑脸墙”上的照片正是53年的中坝气田发展的缩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