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石油link
来源 / 石油link
中国企业在非洲油气领域再传捷报。
南方石化集团旗下永华公司近期与刚果共和国正式签署一项价值230亿美元的油气合作协议,成功拿下邦加-卡约(Banga Kayo)、霍尔莫尼(Holmoni)及卡约(Cayo)3个油气区块的开发权。

根据协议规划,双方将围绕这3个区块开展综合开发,核心目标是推动刚果共和国石油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力争到2030年将全国石油日产量提高至20万桶。
这一产能提升目标不仅意味着该国石油生产将迎来革命性突破,更让该合作协议成为刚果共和国更大范围经济与金融战略的核心支柱。
民营油企新突破
该合作协议于8月正式签署,刚果能源部长、国务部长与永华公司董事长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刚果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50年,将三个许可区块的累计油气产量提升至13亿桶以上。
从项目内容来看,其核心并非单一的原油开采,而是涵盖“油气开发+综合利用”的一体化布局。
在原油开发之外,项目还包含一套系统的天然气利用计划——将分阶段扩大 LNG(液化天然气)、LPG(液化石油气)、丁烷及丙烷的生产能力,既满足刚果国内能源需求,也为后续出口奠定基础。
同时,项目的一体化开发特征十分突出,配套规划了可扩展的天然气处理基础设施、现场发电系统及水管理系统,这些设计不仅旨在提升开发效率,更致力于为当地社区创造实际利益。

事实上,永华公司在刚果的油气业务早已布局。2024年,刚果石油部长与永华石油公司针对Banga Kayo区块签署了修订后的《产量分成合同》(PSC)。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该区块正式进入开发阶段,更彰显了刚果开发未探明油气资源的坚定决心。
修订后的 PSC 明确了 “三阶段发展计划”,既体现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非洲油气项目开发中的关键价值,也为区块资源的商业化利用提供了清晰路径。
目前,该区块已部署约237-250口钻井,日均原油产量约4.5万桶,正逐步接近5万-8万桶/日的峰值产量目标。
对于刚果的油气开发进程,非洲能源商会执行主席给予高度评价:“在油气部的主导下,刚果共和国正积极推进油气资源开发,其高效的资源开发模式为其他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提供了范例。随着产能扩张计划的落地,刚果有望通过战略性油气投资,释放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新机遇。”
油气格局新动向
近两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油气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均实现显著提升。
在具体项目层面,除了此前所述的永华公司与刚果合作的230亿美元油气一体化项目外,2024年以来有多项重要合作达成。
2025年7月,中曼石油与阿尔及利亚签署Zerafa II区块天然气勘探开发合同;2月份,中国石化与阿尔及利亚签署HBAN区块油气投资项目合同。
事实上,中国石化与阿尔及利亚的合作早有基础,2023年便已签署Zarzaïtine油田联合开发协议。
此外,中国海油于2024年5月与莫桑比克能矿部签署五个区块(A6-D、A6-E、A6-G、S6-A、S6-B)的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根据协议,中国海油将担任联合作业者,且这四个区块的一阶勘探期均设定为4年。
值得关注的是,永华公司、中曼石油等企业与非洲国家签订油气勘探开发合同,标志着中非油气合作已发生重要变化,参与非洲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不再局限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传统“国家队”,民营企业已成为新的生力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企业参与非洲油气合作的主体结构。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油气合作还呈现出鲜明的综合化特征,展现出中非油气能源合作模式的升级趋势。
以永华公司与刚果(布)的合作协议为例,合作内容不仅涵盖核心的油气勘探开发,还延伸至天然气处理、LNG/LPG生产、现场发电及水管理系统等配套领域,形成了全链条的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