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重塑:管网定价机制改革推动全国市场一体化
2025年8月《关于完善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政策通过三大举措重构管网定价体系,为“全国一张网”建设扫清制度障碍。
第一,统一定价模式,终结碎片化格局。政策将省内管道定价权限收至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明确要求向分区定价或全省统一定价过渡,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线一价”“一企一价”的分散状态。这一调整与跨省管道“一区一价”机制形成有效衔接,实现了全国管网定价规则的统一,为天然气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强化成本约束,倒逼效率提升。新规建立了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4个百分点”为核心的准许收益率约束机制,按当前国债收益率测算,实际收益率上限降至5.71%-5.75%,较此前各省普遍执行的7%-8%显著下降。同时,政策明确管道最低负荷率不得低于50%,折旧年限从30年延长至40年,通过强化效率指标和成本控制,推动管网企业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
第三,规范加价行为,降低终端成本。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冗余加价问题,政策明确对仅承担“背靠背”转输功能的分输站,不得收取超额利润,仅可补偿运维成本,此举可使多数省份工业大用户终端管输环节减少1-2个,有效降低了全产业链制度性交易成本。其次,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升,国家管网集团作为骨干企业将加速整合省网资产,形成“主干-区域-配网”三级网络架构,为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天然气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变革:竞争格局重塑与利润结构深度调整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天然气行业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利润结构面临系统性重构,行业进入“存量优化、增量转型”的新阶段。第一,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新定价政策对管网运营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中小型管道企业在低收益率环境下生存压力加剧,资源加速向具备规模优势、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市场竞争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
第二,城燃企业分化加剧,传统业务利润承压。对城市燃气企业而言,管输费占采购成本,此次改革有望降低管输成本10%-15%,但大型城燃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多元业务结构抗风险能力更强, 而区域性中小城燃企业则面临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的困境。数据显示,行业传统燃气销售毛利率已从五年前的25%左右降至15%-18%,部分企业净利润率仅维持在2%-3%的低位,倒逼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利润结构重构,增值服务成转型关键。受输配收益率刚性约束和居民用气“价差倒挂”影响,传统售气业务对利润的贡献持续下降,行业利润结构正从“输配主导”向“多元增值”转型。领先企业已通过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碳管理等新业务,使非气业务利润占比提升至25%-30%,逐步形成与传统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转型突破:综合能源服务开辟行业发展新空间
一是多能互补集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行业领先企业积极建设综合能源站,将天然气与光伏、储能、充电设施等集成运营,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案例显示,此类项目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75%,较传统单一供能模式提升30个百分点,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又增强了系统稳定性,为用户提供了更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二是聚焦分布式能源,拓展定制化服务。针对工业园区、大型公建等用户,企业提供冷热电三联供、余热回收、节能改造等定制化服务,此类业务毛利率达25%-35%,显著高于传统燃气销售。2024年,部分领先企业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利润贡献率首次突破30%,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三是布局增值服务,构建新型盈利模式。依托庞大的终端用户基础,企业加速拓展碳管理、智慧运维、能源金融等增值服务。例如,部分企业已为数千家工商业用户提供碳足迹监测服务,数字化平台用户年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通过“能源+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粘性和综合收益。
从发展前景看,国家能源战略明确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的重要定位,2030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需提升至12%,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为转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挑战与展望:在改革攻坚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当前天然气行业正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期,面临多重压力测试,但也蕴含结构性发展机遇,行业将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质的提升。
从挑战来看,一是国际气价波动加剧,2024年冬季LNG现货价格一度突破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进口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二是新能源替代加速,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25元/千瓦时,对工商业燃气市场形成持续挤压;三是重资产运营压力大,新建高压管道单公里投资高达800-1000万元,投资回报周期因收益率限制延长至15年以上;四是居民气价交叉补贴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企业每立方米居民用气仍承担0.3-0.5元的隐性亏损。
从机遇来看,一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为行业营造了更优发展环境;二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动燃气调峰电站需求增长,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8.7GW创历史新高;三是工业“气代煤”进程深化,陶瓷、玻璃等高耗能行业清洁能源改造释放增量需求;四是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成效显现,领先企业用户综合能源消费单价提升15%-20%,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展望未来,天然气行业将逐步形成“输配业务保基础、增值服务创利润”的新生态,那些率先完成商业模式重构、具备多能协同运营能力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导地位,推动行业向更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