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o Grande气田自1961年被发现以来,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随着开发进入晚期,气田面临主力气藏压力持续衰竭、产量曲线逐年下滑等问题,多口气井因出水被迫关停。得知项目中标时,东方物探研究院海外业务部既欣喜,又深感压力——这不仅是公司在南美中标的首个油藏开发项目,更是15年来首次涉足凝析气田开发晚期提高采收率领域,需在9个月的工期内完成涵盖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测井解释、数值模拟、提高采收率(EOR)方案、经济评价等在内的15项研究内容。
面对“硬骨头”,海外业务部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物探、地质、测井、开发等多专业骨干组成的10人团队,进度表被细化到每周。在气藏精细描述中,团队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资料、测井数据和所有井的测试及生产数据,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述气藏的构造形态、沉积特征、气藏边界及流体分布等,从而准确评价气藏原始储量。在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时,团队系统整理了上百口井在半个世纪内的所有修井历史,将每次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方案都逐一核实归档,把这些碎片化信息整理成“井史档案”,从而精准把脉每口气井的“健康状况”。
通过气藏精细描述和开发动态分析,团队针对性地开出了一系列“良方”:对压力衰竭严重的主力气藏,提出注气方案,通过补充地层能量延缓产量递减;对底水锥进的高部位气藏,设计堵水补孔工艺,并建议小压差生产;对剩余气富集在低渗高部位的气藏,建议部署水平井作为加密井。
团队用数值模拟预测未来的开发效果,并基于此进行了不同油价下的经济评价结果,确保提出的EOR方案技术和经济均可行,最终打赢了这场攻坚战,使项目成为打开南美油气开发市场的“金钥匙”和积累凝析气田EOR技术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