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双闭环监管”!山东青岛织密燃气监管“一张网”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4  来源:大城管  浏览次数:26

“以前检查燃气隐患全靠人工跑腿,现在打开系统就能看到全市燃气设施的实时状态,哪个区域有异常报警,系统会自动推送处置指令。”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指挥中心一处处长鞠宏指着智慧燃气管理服务系统屏幕上的动态地图介绍道。


山东省青岛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以数字赋能、机制重塑为突破口,探索构建了“54321”燃气安全智慧监管新模式,破除五大监管顽疾,构建四维安全屏障,注入三大安全防控动能,横向纵向贯通双向数据,织密燃气监管“一张网”,为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提供了“青岛方案”。



科技赋能

传统监管向数字防控的华丽转变

走进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指挥中心,一块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市燃气数据:19913公里高中低压管道、320万户管道气用户、87万只液化气瓶的运行状态尽收眼底。这背后是一场监管模式的深刻变革。
640 (1)



过去,青岛18家管道燃气企业、47家液化气企业和16家燃气汽车加气企业各自为政,数据孤岛林立,监管盲区频现。如今,依托《青岛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的法治支撑,青岛市成功打通省、市、区、企业四级数据通道,横向联通市场监管、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等11个市级部门系统。10380套智能感知设备如同“城市神经元”,实时采集管网压力、流量等运行数据,与18家企业的近2万公里管网信息、320万户用户档案实现“云端汇聚”。


“过去靠台账人工核对,现在数据实时碰撞,监管效能提升3倍以上。”鞠宏感叹道,这套覆盖全行业的智慧化管理服务系统,让燃气安全态势实现“一图尽览”。
640 (2)



“这是胶州市李家熟食店的整改对比图,橡胶软管已更换为金属波纹管,泄漏切断装置安装到位。”在燃气安全检查中,检查人员通过手机端调用“非居民用户检查清单”,3分钟完成隐患信息规范化录入,系统立即派发至燃气企业整改,企业24小时内完成整改并反馈闭环。


据了解,系统内置11项综合检查清单、441条检查标准,将传统“人海战术”升级为“规范录入—智能派单—处置跟踪—反馈销号”数字化流程。2025年以来,全市通过系统整改隐患205处,“清单式管理”成为燃气安全精准防控的“利器”。


面对管线占压这一安全“痼疾”,青岛市创新性地运用卫星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依托0.5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叠加燃气管线矢量图,借助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占压管线的各类构筑物、亭体箱体、施工工程等进行智能识别、及时整改。


以市北区敦化路街道辽阳西路为例,系统通过卫星影像和管线数据叠加分析发现一处房屋建筑占压了地下DN80的燃气管线,存在安全隐患,随即推送至管线所属燃气公司对问题管线进行了整改处置,实现隐患从发现到解决的闭环管理。


全链管控

87万气瓶有了电子“身份证”

在市北区永特液化气站,送气工王师傅用防爆PDA扫描气瓶二维码,屏幕即时显示:“QDLH-20230512,检验有效期至2027年5月,非自有产权瓶禁止充装”。这套青岛首创的气瓶“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追溯”双监管机制,正从根本上破解液化气行业“实名充装、统一配送、随瓶安检”监管难的问题,为城市安全装上“智能保险阀”。


640 (3)

2024年起,青岛为87万只气瓶通过建立气瓶二维码、接入省库气瓶备案信息、审验绑瓶信息等方式,统一发放电子“身份证”,建立包含制造日期、检验记录、充装历史的全生命周期档案。在充装环节,240台充装秤加装智能限充装置,一旦扫码识别出超期未检、非自有产权气瓶等异常状态,系统自动锁止充装枪。


“过去'口袋码'一码充多瓶等非法充装行为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鞠宏展示系统后台,临期待检气瓶数、临期报废气瓶数等指标实时滚动,形成可视化风险预警图谱。


“配送车辆偏离下单地址100米,触发异常预警!”系统通过北斗轨迹分析,对气瓶充装、运输、安检、回库4大步骤12个环节实施扫码监管。


今年5月,城阳区某送气工因私自变更配送地址,被系统标记为“位置异常”,执法部门循线查处非法倒灌窝点。目前,系统已累计识别配送异常线索35条,让违法活动无处遁形。


青岛将所有充装点位视频监控接入监管平台,同步公开充装数据信息,构建起“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的模式。数据显示,液化气用户投诉量、行业满意度实现一降一升。


共治格局

全民参与筑牢燃气安全防护网

“四方区好美味烤鸭店未安装报警装置,已移交综合执法部门。”市北区燃气主管部门通过转执法,将该燃气违法线索转至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办案系统,由执法部门接收后进行处置。
640 (4)



执法部门通过系统接收燃气违法线索后,前往涉事现场进行了现场检查、处罚下达等操作。随后,商户整改完毕并缴纳罚款。这起案例背后,是青岛打破“九龙治水”困局,构建燃气安全治理体系的生动探索。


据了解,系统联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建立存放气瓶数量超过供应站级别、充利“口袋码”违规充装等9类违法线索智能推送规则。系统上线后,管理执法联动响应时间从平均1周压缩至1天内。


“点靓青岛”小程序上线以来,市民上报的施工隐患占第三方防控线索的10%。系统深度对接12345政务热线,每日自动筛选燃气相关诉求,形成“公众上报—智能分办—部门处置—用户评价”闭环。


“上个月发现小区内可能影响管线安全的施工行为,拍照上传第二天就解决了。”市民张先生的经历,折射出千万市民正从“安全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构建起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


青岛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构建24小时在线的燃气安全知识问答系统;同步部署“智慧低空”无人机巡检网络,对沿海、山区等复杂地形管网实现全覆盖监测。
640 (5)



“我们要让每一寸管网都处于数字守护之下,为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青岛方案'。”鞠宏表示,将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可靠的燃气安全保障。


从“分散治理”到“一网统管”,青岛创新智慧监管模式,绘就出城市安全的时代新图景。作为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的标杆实践,其探索不仅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技术路径,更彰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治理真谛,让科技红利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