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高温下的“烤”验丨管道工程师:为天然气管道“号脉”的烈日行者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7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463

在陕西榆林的沙地上,管道工程师们每天在烈日下步行三十公里左右,为天然气管道“号脉”。

持续的高温,强烈的紫外线让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地迅速开启“炙烤模式”。早上九点,管道工程师申瑞涛和李晶晶带着探管仪,开启了一天的巡线工作。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陕西输油气分公司管道工程师 李晶晶:我们现在就是测量管道上方的埋深是否满足要求。经常我们在巡线的过程中,注意管道上方有没有基建、植树、取土或者机械施工。

天然气主干管道大多铺设在荒郊野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人走起来非常费劲,平常一小时的路程他们要花双倍的时间才能走完。

他们脚下的陕京管道承担着向北京、天津、华北等70多座城市的天然气供应保障。为了守护好陕西段693公里的管线,他们俩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徒步巡线约30公里的管道。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陕西输油气分公司管道工程师 李晶晶:管道上方本来没有路,日积月累在管道上方踩出了一条小道。作为管网人,有管道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足迹。

天然气管道如果维保不当,将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损坏没有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精确探测地下管道的埋深数据,李晶晶和申瑞涛每隔20米就要下蹲、弯腰,测量管道中心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像是在为天然气管线“号脉”。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陕西输油气分公司管道工程师 申瑞涛:这个地方叫五十里沙,顾名思义方圆五十里是没有人家的,而且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进来以后手机没有信号,基本上和外界处于失联状态。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这巡护的时候,我就和巡护车辆失联了,头顶着烈日,一直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出去。

每天30公里,6个上坡、8个下坡、5个坑地、3个野地……这一个个数字组成了他们的工作日常。滚烫的沙地里地表温度最高能达到60多度,他们就在这样的炙烤下,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着能源“大动脉”。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陕西输油气分公司管道工程师 申瑞涛:有句俗话说得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觉得作为一名管道人,守护好我们的每一寸管道,然后将管道内的每一方天然气安全平稳地输送到首都(及)沿线的千家万户,这就是我觉得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有时候也觉得累,但是回头想一想也值了。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