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国内天然气年产首破2000亿方 中国石油贡献三分之二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06  来源:经济网  浏览次数:4162
        不久前,国家公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引发能源系统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深究细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八字是其核心内涵和“中心思想”,也是对能源系统实现现代化的总要求。“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做好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的“加法”和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是要义。

2021年11月7日零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北京公司马驹桥门站员工杨浩冒雪巡检,以确保天然气冬季保供顺利。

2021年11月7日零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北京公司马驹桥门站员工杨浩冒雪巡检,以确保天然气冬季保供顺利。

规划指明,到2025年国内天然气年产量要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去年,国内气产量首破2000亿立方米大关,为实现目标打牢根基。这其中,中国石油功不可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焦峰表示,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商、供应商,2021年其天然气资源量、国产气量、进口管道气量、城市燃气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可以说是我国天然气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中国石油近日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1年其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37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6.4%,三分天下有其二。解读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发展路径,对清洁能源利用就具有样本和标杆意义。

能源大转型,天然气扮演什么角色

当下的中国,化石能源仍是当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最可靠的中坚力量。但其使用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是“双碳”目标下的控排重点。

“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天然气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将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郭焦峰说,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进入增量替代和存量替代并存的发展阶段,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化石能源,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又是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安全的“稳定器”。

2021年11月11日16时,西南油气田当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大关,比前年同期增加30亿立方米,提前33天。

2021年11月11日16时,西南油气田当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大关,比前年同期增加30亿立方米,提前33天。

天然气是接替高碳能源、保障能源供应的不二选项,并且面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应稳定性仍不足、储存技术尚不成熟的现状,天然气将当仁不让地发挥桥梁作用,扮演能源系统安全稳定器的使命。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多领域有序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以及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效率高、运行灵活、启停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将气电调峰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能源碳达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对于天然气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中的作用,郭焦峰持以上观点。

世界上最大的LNG船“拉什达”靠泊江苏LNG接收站

世界上最大的LNG船“拉什达”靠泊江苏LNG接收站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认为,“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油气行业仍将发挥着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平稳运行的关键作用”,“同时还必须反思自身发展方式,探寻全生命周期‘净零’排放解决之道。”

“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石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持续加大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和节能减排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2021年,中国石油共销售天然气2055.5亿立方米,按等量热值计算相当于替代了2.73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74亿吨。

构建新型现代能源体系,中石油稳油增气

“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能源结构的基本国情。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以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进程加快推进。

作为油气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在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同时,努力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共筑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拓展发展新空间,为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多年来,中国石油始终致力于发展天然气,将其作为绿色发展战略性工程,加快形成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的绿色发展增长极。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稳油增气”策略,推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目前天然气在公司油气产量结构中占比达51.6%,超过“半壁江山”。2025年,还将把这一数值提高到55%左右。

我国第一座商业运行储气库——大港油田大张坨储气库空中鸟瞰图。主要承担京津冀地区天然气错峰填谷任务。 张敬潇 吴雅娟

我国第一座商业运行储气库——大港油田大张坨储气库空中鸟瞰图。主要承担京津冀地区天然气错峰填谷任务。 张敬潇 吴雅娟

“中国石油把天然气作为战略性、成长性和价值性工程,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进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多渠道引进国外天然气资源,构筑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积极应对国内天然气保供严峻形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石油人一路啃“硬骨”、闯“鬼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建设鄂尔多斯盆地油气高产稳产工程、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区建设工程和塔里木盆地油气上产工程,推进页岩气低成本商业开发和煤层气规模效率开发。

2021年,在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和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北斜坡落实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在泸州地区形成国内首个万亿立方米深层页岩气储量区;全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095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3658亿立方米。

今年五一期间,连续五天名为“上天难 入地更难 8000米深处探寻地下宝藏”慢直播,让博孜34井成为新晋“网红”,先后有75万人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看它在南天山脚下现场作业。这是博孜-大北万亿方超深大气区的一口预探井。

这个大气区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世界上在盐下超深层发现的规模最大气区,勘探开发难度“全球少有、国内独有”,比肩嫦娥登月、蛟龙下海。

作为“十四五”我国天然气上产主力区块之一,博孜—大北与中国石油另外的克深、苏里格等重点气区一样,正加紧产能项目建设。

加大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加强与资源国沟通协调,积极推动中俄天然气提前增供,开展进口管道气价格谈判和进口LNG价格复议。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唐山LNG应急调峰保障工程、江苏LNG接收站三期扩建工程顺利投产,为保障天然气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石油国内外共实现天然气产量1692.4亿立方米,其中国内产量同比增长5.5%;向社会供应天然气同比增长11.3%。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多路径解决方案

根据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206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2030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45%和75%。从增量能源的清洁低碳向存量能源的清洁低碳的转变,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关键。

“在转型路上,采取分阶段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战略路径,实施减油增气、发展新能源业务和推进脱碳技术等行动方案,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选择。”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张运东说。

中国石油提出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型,持续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多路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天然气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大力实施风光气电融合发展和氢能产业化利用,持续加大地热资源的规模开发和综合利用,推动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长庆油田技术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历经6年实践探索,使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实现效益开发。

长庆油田技术人员在毛乌素沙漠历经6年实践探索,使我国探明储量最大的苏里格气田实现效益开发。

打造“天然气+”产业聚群,重点在“三北”和沿海负荷核心地区发展风光气储一体化项目满足电力(热力)增长需求,推动天然气零碳制氢与绿氢产业区集群,研究开发“天然气制氢+CCS(碳捕获与封存)+高温燃料电池”零碳技术。

大力实施林业碳汇和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努力实现碳移除。已启动CCUS评价和试验项目18个,2021年二氧化碳注入量57万吨。截至2021年底,吉林油田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过450万吨,实现埋存超过370万吨,共注采产油超过150万吨。

优化绿色产业布局,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发展,推进实施以“六大基地”和“五大工程”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郭焦锋说,我们相信,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中国石油,在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过程中,必会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融合协调发展作为中国石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以天然气为基础引领我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有序推进,给石油天然气领域早日实现碳达峰找到一条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为我国“双碳”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