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估计每年增长2%(其他燃料的平均增幅为每年1.2%),天然气料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来源,并于2035年占总发电能源混合的25%(2010年为23%)。
需求强劲
亚洲的天然气需求强劲,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全球的液化天然气贸易因而会迅速扩大,预计于2035年占全球能源市场的42%(2008年为31%)。
此时,逐渐开放和转型的大马天然气市场,预计将随天然气市场展望良好而受惠。
据马银行投资银行分析员,我国去年的天然气储备为大约82兆立方尺,并且拥有全球第15大的气库(占全球储备的1.3%),惟过去5年内,本地的天然气生产增长平缓。
同时,过去4年内,本地的每日天然气消耗量每年却增长1%。
不过,政府将于今年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分析员深信此举能够解决天然气供应短缺的顾虑。
他说,进口液化天然气是应付本地天然气需求日益增长的长期方案。
“首批液化天然气进口为380万tpa(每年吨数),将在今年7月注入本地的系统,2017年则会有760万tpa流入半岛天然气使用(PGU)系统。”
他指出,我国承诺于2017年增添额外760万tpa的液化天然气,相等于1011百万标准立方尺(mmscfd)的天然气,或2010年注入PGU系统的40%天然气供应量。
“据我们了解,为了确保本地拥有租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国油已经与各个供应商(如澳洲、欧洲和中东)洽谈,这包括短期和长期合约。”
国油料沙州建再气化终站
国油气体(PetGas,6033,主板工业产品股)在马六甲发展的首个再气化设施(Lekas计划),正取得良好的进展。
这厂房的产能为380万tpa,而根据液化天然气的交付进度表,它能在今年达致最高产能。
国油也已经在柔佛南部鉴定其第二个再气化基地;分析员认为这厂房的规模会比马六甲厂房大,并且将会支撑国油的200亿美元(约604亿8000万令吉)的精炼和石化综合发展计划(RAPID),以及大马依斯干达特区的计划。
发展气田
同时,分析员也认为国油可能在沙巴斗湖兴建第三座再气化终站,惟这设施的规模预计比上述两座小。
增设再气化设施之余,国油与其产量分享合约(PSC)伙伴也将投资大约150亿令吉,在大马半岛岸外发展一些气田。
分析员指出,国油预计这些天然气田会于2013年初交付100mmscfd天然气,然后在2015年提供250mmscfd天然气(本地消耗量为3%至9%)。
天然气供应量料增24%
分析员表示,Lekas再气化厂房的380万tpa(从2012年7月起),将能为PGU系统增添505mmscfd天然气,本地天然气供应量因而会增加24%(以2011年有2066mmscfd天然气输入来计算)。
他说:“第二和第三再气化厂房则将进一步支撑天然气的长期增长,即2017年增添额外380万tpa天然气。”
平均售价看涨
另外,由于进口量增加,加上政府计划5年内逐渐撤销补贴,本地的天然气平均售价将增加。
分析员指出,根据预测,本地的天然气价格将在2016年与市场价位一样;无论如何,由于这将对社会经济展望造成影响,他认为执行价格调涨的计划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整体上,分析员仍乐观看待本地的石油与天然气领域,深信油气服务供应商会随好消息持续流入市场而受惠,他因而建议
“增持”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