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走跨越式节能减排之路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30  浏览次数:436
“中国同时面临着能源供需的矛盾和能源安全的问题。推行节能减排,并切切实实地落实到各级政府包括个人的行动当中,不仅仅有助于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同时也意味着某种经济效益的获取,特别是通过这样的努力,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换。”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跨越式发展论坛”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产业委员会主任沈龙海的一席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人均石油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5,我国必须面对石油短缺的现实。此外,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燃烧,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节能减排是否意味着要以经济发展放缓为代价?

      在沈龙海看来,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过去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是粗放型的。如果继续按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下去,中国的能源资源是支撑不住的,环境也是容纳不下的,社会更承受不起的。实际上,不将能源战略纳入社会发展的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

      “我们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能源供需矛盾,也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措施。”

     沈龙海认为,我国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但是其中节能减排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突破口。所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能够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现代化工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之路,改变其他国家的传统经济模式,是我们这代人的重担,也是极为重要的。

      从社会的角度审视能源问题,答案仍然是需要节能减排。“我国现在人均的能源消费量是1.7吨标准煤,日本是4.6吨标准煤,美国人均是10吨标准煤,我们算算看,如果按照美国能源消费的方式和标准,中国的发展会步履维艰。所以,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很重要,其中节能减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沈龙海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一些企业的主要领导人,也包括地方政府,口头上讲都是重视节能,都要抓节能,但实际上不是真正思想上重视节能,没有采取真正的措施,停留在口头上的比较多。”

      另一个方面是我国缺少专门人才,特别是企业中没有节能减排方面的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节能的新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是很困难的。我国需要培养一批这方面的高质量人才,他们要真正能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之间形成一个纽带,为企业、社会和国家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技术力量。”沈龙海说。

      沈龙海总结说:“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要走一条跨越式的节能减排之路,这不仅仅应该是政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一种必然和必需。”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