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欧盟恐再次面临俄油气威胁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16  作者:杜 宇  浏览次数:693

  受“断气”影响,在气温低于零下10摄氏度的保加利亚首都,市民乘坐的电车车窗上结满冰花。

  近日来,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最新数字使欧盟忧心忡忡,据悉,他们的老邻居俄罗斯已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不仅如此,俄罗斯已是目前世界第一天然气输出国,供应着欧盟约1/3的天然气消费量。俄罗斯的全球能源地位已毋庸置疑。

  今年一月的俄乌“斗气”之争还历历在目,对在数九寒天里被切断了供暖天然气数周的欧盟消费者来说尤为刻骨铭心,然而俄乌纠纷冰雪刚融,欧盟却不得不再次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忧愁——成为全球能源巨头的俄罗斯会否发力,利用其优势加紧控制对欧能源出口,甚至于再次引发能源冲突,上演“冰冷往事”。

  出于能源安全特别是地缘政治的考虑,欧盟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能源外交牌”颇为敏感。他们认为自己的担心是有理由的——去年,OPEC宣布为应对金融危机削减产量,俄罗斯2008年12月也暗示会仿效OPEC,但在西伯利亚新油田投产后,俄罗斯2009年第二季度的石油产量却大幅提升。对此,俄方能源部长什马季科表示,认为俄罗斯不守规则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俄方从未对OPEC负有任何义务也未做出过任何承诺。有关分析认为,俄方做法会导致俄方与其他产油国关系紧张。俄罗斯目前在北极地区推出一个新油田开采项目,或从OPEC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称,OPEC已无法再操纵世界石油价格,当前油价在每桶70美元左右。

  不过,米勒否认会把石油和天然气用作政治武器,他坚信俄罗斯将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商。他强调,俄乌的良好关系直到12月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在明年乌总统大选后的两周可能会出现危机,因为选举过后有可能政局不稳,但乌同行表示将会拿出2000-3000万储备金支付直到年底的天然气供应。许多分析认为,俄乌将因能源再次产生摩擦,夹在其中的欧洲不可能幸免。

  俄罗斯政府大力推行务实外交政策,为强国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国丰富的油气资源无疑是威力巨大的地缘政治武器。有分析认为,俄谋求通过俄欧安全利益捆绑,解决北约东扩、部署反导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为俄大国崛起打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促使欧盟重视并且响应俄罗斯的设想,俄一方面加强与欧盟磋商,另一方面通过与乌克兰在天然气上的争斗显示俄对欧洲不可或缺的价值。

  对欧盟来说,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是近年来能源安全的重点之一。欧盟能源对外依赖严重,进口渠道过度集中的现状是其能源安全的最大软肋。为摆脱被动局面,欧盟积极推行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政策,以降低能源供应的政治风险,保证能源安全乃至地缘政治的竞争力。

  冰雪覆盖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冰一样坚强的内心和烈火样的豪情,强势崛起的步伐不会因外界的风雪而踟蹰,然而能源纠纷一旦再起,欧盟各成员国能否经得住又一次的寒冷洗礼?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