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智慧大脑”二十四小时不下班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西油记  浏览次数:33

“国庆中秋假期我们不停工,全力为第二列装置投产做准备!”10月2日早上8点,资阳市安岳县,西南油气田公司资阳天然气净化厂分厂负责人向里赶到厂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国内单套处理规模最大的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单套装置最大日处理原料气720万立方米;这也是国内首次完成数字化交付的天然气净化厂项目,让相关工作效率提升37%。

“智慧大脑”让效率提升37%

“含硫天然气要能供家用,得先在厂里走一套‘净化流程’。”向里介绍,原料气先进入脱硫装置脱硫,拆分出初步净化的天然气和硫化氢,前者再经过脱水、增压等工序,才能外输至千家万户。“硫化氢也不浪费,通过硫黄回收工艺转化为硫黄,实现资源二次利用。”

该天然气净化厂共有2列天然气处理装置。今年国庆前,第一列装置已投产,第二列装置也“蓄势待发”。装置投产前后,有一系列繁杂的检查、调控及数据监测工作。记者看到,在厂区中央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原料气压力、产品气质量、酸气量、尾气排放浓度等一系列数据不停更新,装置各运行参数与实时画面一目了然。

这就是该厂的“智慧大脑”。向里介绍,“智慧大脑”包含先进控制系统、智能巡检、人车智能管控等25项智能模块,让执行相关任务的效率较之前提升37%。比如以前,需要工人在现场用手开关阀门、启停设备;现在,所有的进气、点火等操作只需要输入指令,设备就会自行完成。

“智慧大脑”24小时不下班。为确保安全生产“无死角”,厂区还组织了人工小分队。“国庆中秋假期,厂区100余人分成白班和夜班,班组人员每天每4小时巡检一次。”向里说,未来,“智慧大脑”还将更“智慧”,让假期安全生产巡检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从荒地到钢铁森林

西南油气田公司资阳天然气净化厂项目占地22.66万平方米,从高空俯瞰,宛若一片钢铁森林。其主要处理安岳气田高石梯区块的含硫天然气,处理后的天然气将供应四川、重庆、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从荒地变成工厂,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回忆项目刚建设时的模样,该天然气净化厂建设项目部净化工程部部长潘辉感慨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仅花了11个月,较传统天然气净化厂建投工期耗时少了足足5个月,且45天就完成全厂设备吊装。其中,使用1600吨履带吊车成功吊装694吨的脱硫吸收塔,刷新国内天然气净化行业最重整体塔类设备吊装纪录。

这座脱硫吸收塔高41.3米,吊装总重量达到694吨,要实现整体吊装,困难重重。“由于施工条件不好,吸收塔只能分段运输到现场,安装后再整体吊装。”潘辉说,团队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专项方案,设备全部从外省运回。

记者离开时注意到,厂区门口悬挂着醒目标语:“在上产号令中,我们全员冲锋!在资阳战场上,我们使命必达。”该天然气净化厂是西南油气田公司2025年上产500亿立方米的关键工程,伴随着全面投产,到今年年底,将处理天然气达10亿立方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