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25日从多家煤炭和天然气企业了解到,近期由于北方气温持续下降,大型煤炭天然气生产基地都在加大保供力度,确保民生供暖的需要。

随着东北地区进入采暖季,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煤炭企业迎来生产高峰期。在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记者看到,无人驾驶卡车有序往返于生产现场。煤炭破碎机、胶带机、装车站高效运转,正将开采出的煤炭源源不断的装上火车。当前,每天发运火车12列以上,平均日煤炭供应量达4.5万吨。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矿长徐勇超介绍,现场百余台无人驾驶卡车累计完成剥离土石方850万立方米。储存能力,当前库存煤已达35万吨,可以在降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保证7天以上的煤炭外运量。

同样在内蒙古,华能伊敏煤电公司供热管网近日正式向呼伦贝尔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供热,这也是国内高寒地区最长距离的供热项目,供热覆盖17.3万平方米、853户居民。解决当地传统土锅炉采暖污染问题,项目利用供热管道余热为供水管道伴热,从技术上解决了高寒牧区冬季供水管道易冻损的长期难题。

新疆北疆地区近日出现首场降雪,气温持续下降。国家管网集团迅速响应,加速推进新疆天然气上下载项目建设,新增气量同比增加4.2亿立方米,全力保障天然气稳定输送。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市场部客户经理王晓波介绍,2025年已累计向乌鲁木齐周边供气超过28亿立方米。目前,每日向乌鲁木齐供气超1200万立方米,为冬季保供增加了更多“底气”。

在我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2025年累计投产新井超千口、产气量超400亿立方米。在冬季保供时期,将为5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民生用气。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气田开发事业部常务副经理刘双全介绍,当前,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量保持在1.3亿立方米以上运行。长庆油田储气库群提前25天开始注气,目前已注气23亿立方米,完成计划注气量的101%,确保高峰期供气“顶得上、稳得住”。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供应企业,中国石油目前日供气量已超6.8亿立方米,较月初增加近1亿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