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 “管网焕新网”,让老旧管线“重获新生”
燃气管道老化是安全隐患的 “定时炸弹”。桑植县精准施策,以 “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破解管道带病运行难题。针对全县80公里燃气管道及8467户户内设施改造任务,分年度制定 “攻坚路线图”,明确市政、庭院、立管改造细分目标与时间节点。2024年超额完成管网改造27.47公里,4000户户内设施改造如期收官;2025年已推进管道改造38公里、户内设施改造3044户,剩余任务将于年内全面清零。如今,一条条老旧管线被全新管道替代,昔日的 “隐患线” 彻底变身群众放心的 “安全线”。
织密“资金保障网”,为项目落地“添柴加薪”
资金到位是项目推进的“动力引擎”。桑植县主动对接争取,成功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依托资金支持,一期改造项目全速推进,覆盖119个老旧小区,惠及10998户天然气用户与 10138 户瓶装液化气用户。从庭院管网更新到自闭阀、泄漏报警器等户内设施升级,全方位改造让老旧小区用气环境“脱胎换骨”,既消除了历史遗留隐患,更提升了管网安全运行效率。
织密“隐患防控网”,给第三方施工“戴上紧箍”
第三方施工破坏是燃气泄漏的 “主要诱因”。桑植县出重拳、强监管,构建全流程防控体系。印发管网设施保护告知书并公开举报渠道,联合燃气企业开展专题培训2次,30家涉气单位负责人现场签署保护协议,同步制定保护方案与应急预案。2025 年仅发生违规施工泄漏事件1起,较 2024年下降50%。对违规单位 “零容忍”,责令赔偿损失11378元,约谈项目负责人1次,整治问题项目2个,批评教育相关责任人2次,以严格执法守住安全底线。
织密 “全链监管网”,让安全防线“无懈可击”
秉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桑植县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在设施与人员管理上,划分4个输配片区,建成29个乡镇供应网点,投放93辆“小黄车”实现规范配送,培训112 名从业人员,率先建成“安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追溯。在价格监管上,联合多部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成本监测与查处垄断机制,减少价格投诉。近两年开展联合执法12次,行政拘留7人、刑事拘役3人,查扣“黑气瓶” 近800只,1起案例入选全省示范案例,“三员”管理制度、全员持证上岗等7项成效落地见效,筑牢燃气安全“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