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随着美俄关系变化,两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已就恢复合作秘密谈判,埃克森美孚或将重返“萨哈林1号”油气项目。鉴于双方在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后匆忙“分手”,最近事态标志着一场戏剧性的和解。
藕断丝连
近日有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在今年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会谈时,埃克森美孚的一名高管讨论了一种前景——若俄美两国政府为“萨哈林1号”开绿灯,作为乌克兰和平进程的一部分,埃克森美孚将重返该项目。
鉴于事态敏感,上述会谈秘密进行。目前外界了解的情况是,最近几周,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讨论了相关话题。
此外,埃克森美孚高级副总裁尼尔·查普曼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会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
谢钦被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密盟友,目前受到美国制裁“封杀”。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美国财政部的许可,美国人无法与其打交道。
谢钦喜欢在卡塔尔会见外国政商界代表,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份。在国际热点冲突中,卡塔尔多次扮演中立调解人的角色。
位于俄远东大陆架的“萨哈林1号”2005年投产,一度是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项目。埃克森美孚持有项目30%股份,并主导运营。
另有三方企业参与项目投资开发:日本萨哈林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公司占30%股份,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维德什子公司各占20%。
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可谓“老朋友”。2011年,双方签署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2013年,普京向埃克森美孚时任首席执行官蒂勒森颁发友谊勋章。即便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埃克森美孚参与“萨哈林1号”也未受影响。有分析称,俄方生产能源、发展经济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持续紧张。
当年10月,普京下令俄政府另外设立一家企业负责运营“萨哈林1号”,这意味着俄方从埃克森美孚在俄子公司手中收回该项目主导运营权。
埃克森美孚于2022年退出俄罗斯,减值损失46亿美元。
不过,一刀两断并非易事。据悉,尽管俄美关系在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后趋于紧张,但埃克森美孚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一直保持着秘密渠道沟通。在拜登和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财政部都开了绿灯。
迄今,“萨哈林1号”未被美国列为制裁对象。
微妙时刻
据悉,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前后,关于埃克森美孚与俄罗斯石油公司重启合作的讨论愈演愈烈。
2月,美俄政府高官在沙特利雅得公开会面,讨论俄乌冲突等议题。据称俄罗斯当时承诺为美国企业提供投资机会,涉及北极能源开发等。
本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到访克里姆林宫,并与普京、俄罗斯负责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事务的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会面。
据称除了俄乌冲突,双方还讨论了能源合作前景。除了埃克森美孚重返俄罗斯参与“萨哈林1号”,潜在的合作还涉及俄罗斯为其液化天然气项目,例如处于西方制裁之下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购买美国设备、美国从俄罗斯购买核动力破冰船。
美方希望借此鼓励俄方推动停火止战,俄方希望美西方放松对俄制裁。
本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当时,两位领导人可谓“握手言和”,但未就乌克兰问题和俄美关系等公布任何协议。
不过,普京在会后告诉记者,俄美两国可以在太平洋海岸开展更多合作。
“我们期待着交易。”特朗普回答说。
据悉,俄美元首会晤也涉及能源合作前景。
“白宫想在会谈后上头条,宣布一项重大投资协议,让特朗普觉得自己有所成就。”消息人士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新事态还发生在特朗普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的背景下。
近期,特朗普指责印度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燃料”,威胁大幅提高对印度产品的关税。据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7日0时起,美国对自印度进口商品征收的25%惩罚性关税生效。
仍有变数
有分析称,如果吸引埃克森美孚重返俄罗斯,将是克里姆林宫的成功之举,同时表明丰富的能源是俄罗斯的一大战略资源。
不过,此事尚未板上钉钉,预计将取决于双方博弈。
首先,知情人士透露,埃克森美孚寻求俄方弥补2022年10月将其“踢出局”造成的损失。
俄罗斯方面既做出了让步姿态,也开出了谈判价码。
就在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同一天,普京签署了一项法令,允许埃克森美孚等外国投资者重新获得“萨哈林1号”股份,但前提包括外国股东采取行动支持西方解除对俄制裁。
其次,埃克森美孚重返俄罗斯可能取决于俄乌冲突进程。
特朗普22日表示,如果两周内看不到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进展,美国或将对俄罗斯采取行动。“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大规模制裁或者大规模关税,或两者都有,或都没有。”
再者,鉴于俄乌冲突持续对俄罗斯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即便重返俄罗斯,埃克森美孚可能面临与三年前不同的营商环境。
此外,特朗普的领导风格具有不确定性。上台半年多来,他对俄罗斯的态度历经反复。
最后,最新事态还凸显出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又一次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