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 “双碳” 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中国燃气如何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从传统燃气供应商向 “综合能源服务商” 转型的核心路径是什么?
朱伟伟:“双碳” 战略是能源企业的生存逻辑重塑。中国燃气将自身角色从传统燃气供应商重新定位为 “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转型路径围绕战略前瞻布局、技术创新突破与多元业务延伸展开,早在三年前,中国燃气便制定了 2030 年运营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通过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甲烷减排计划,与全球66家企业共研低碳天然气技术,推动甲烷排放强度控制在0.15%以内。
在传统业务低碳化实践中,中国燃气以华北 “煤改气” 工程为标杆,累计为超过750万户农村用户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惠及超3000万农村居民,帮助国家实现节能降碳约2亿吨。安全管理上,中国燃气积极构建 “人防 + 技防 + 智防” 三维体系,目前智能物联网燃气表覆盖超3000万户,智慧调度系统通过 AI 算法自动校验抄表数据真实性,管网隐患整改闭环率达100%。
记者:城燃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伟伟:未来城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 “安全运营的智慧化能力” 与 “用户服务的深度整合能力”上。安全是燃气企业的生命线,除传统巡线与应急预案外,中国燃气大规模推广智能巡检结合激光甲烷检测技术,并引入人工智能分析管网大数据,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升级。
用户服务方面,中国燃气以用户厨房场景及家居生活为核心延伸边界,面向5000 多万个家庭,通过 “壹品慧” 平台提供厨具、安全用气产品及各类生活服务,将燃气供应转化为 “安全 + 品质生活” 解决方案;针对工商业用户,中国燃气将从此前的单纯供气向提供 “储能 + 光伏 + 闭式能源塔+生物质”等全方位、低成本、低碳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转变。
记者:中国燃气如何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朱伟伟:中国燃气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关键在于 “国际组织合作 + 技术标准输出 + 全球业务布局”三维路径协同发力。比如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燃气联盟(IGU)相关活动,既能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也能带回国际前沿技术理念。
同时我们也能借此向世界分享华北 “煤改气” 规模化改造经验与城市闭式热源塔泵技术,并推动中国智能燃气表、智慧巡检设备等标准国际化。
另外,中国燃气正在扩大海外业务布局,将生物质能源、储能系统与中国安全管理标准植入全球标准体系,推动低碳能源技术在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化应用。
记者:您对未来燃气行业有怎样的期待?
朱伟伟:我们认为,未来燃气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从单一供气向综合能源转型、从传统供气管网运营向智慧能源网络转型、从境内运营向全球生态构建转型。
中国燃气计划未来将增值业务、综合能源业务贡献占比各提升至三分之一,从而形成三轮驱动的业务格局。“双碳”目标的时代下,能源企业必须既是安全守护者,也是价值创造者 —— 我们将以技术共享与模式创新,推动中国从 “全球能源治理参与者” 向 “解决方案贡献者” 跃升,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 “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