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两桶油”多措并举保障天然气供给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3  来源:中宇资讯  浏览次数:3604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601857)和中国石化方面获悉,当前,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助推碳中和的双重因素推动下,两家公司正从增加储气库建设、保障天然气稳产、探索生物质天然气等多个角度积极作为,千方百计保障天然气有序供给。

  完善储气库布局

  储气库建设是我国天然气供给中的重要环节。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

  6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王储6井正式投产注气,8日首日注气量19万立方米。该井深2000多米,是国内最深的盐穴地下储气库。

  中国石化方面表示,项目全部投产后,中国石化储气库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可有效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增强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记者了解到,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利用地下盐穴而建,相较于传统的利用枯竭油气藏建成的储气库,盐穴储气库日提取量大,垫底气量少,注气和采气转换灵活,可用于日调峰和周调峰。该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设计总库容48.09亿立方米,分“两期三阶段”实施。本次投产注气的“王储6”储气井是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一期工程一阶段项目的4口先导实验井之一,一阶段项目将于2026年全部投产。

  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加快储气能力建设,目前已建成金坛、文96等多座储气库。特别是2021年,随着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卫11储气库建成注气,标志着我国华北最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

  据悉,中原储气库群容气量达到100.3亿立方米,为华北地区及黄河流域储气调峰、稳定供气提供坚强的资源保障。

  中国石化方面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在中原油田地区陆续建设多座储气库,进一步增强储气调峰能力,助力我国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6月1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集气总站——轮南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首日输气量150万立方米。中国石化方面表示,这标志着中国石化西部区域天然气管道与国家管网实现互联互通。项目投产后,中国石化西北地区天然气资源可以通过管道输送至我国内陆地区,将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天然气管网布局,推进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建设。

  该管道位于新疆轮台县轮南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全长22.5公里,管径800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能力55亿立方米,同时建成投用塔河增压站和轮南输气末站各1座。

  记者了解到,2021年,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创近4年最大增幅。

  “稳油增气”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2021年,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5.5%,比2012年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

  在2022年6月9日召开的中国石油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记者获悉,当前,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战略体系,锚定力争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承诺,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推进实施绿色产业布局,打造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

  在清洁替代方面,当前,中国石油正在提升天然气在油气产量中的比重。

  中国石油方面提到,2021年,公司持续实施“稳油增气”,全年国内销售天然气1946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2.59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亿吨。2021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在油气产量当量占比达到51.6%,建成投产39个新能源项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以县域为单位积极开展生物天然气示范,提高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据悉,生物天然气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和净化提纯产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渣沼液可生产有机肥再还田施加到土壤中,具有绿色低碳清洁的特性。

  6月6日,中国石油首个秸秆制生物天然气中试基地在大庆油田建成。

  目前,该项目生产运行稳定,日产沼气量达2000立方米以上,其中甲烷含量高于50%、生物天然气纯度高于95%,生产效率是国家标准的4倍,主要效率指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2021年6月,大庆油田500立方米微生物厌氧发酵系统装置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当年11月建设完成中试项目。今年初,大庆油田成立了工作专班,研发出高温干式连续厌氧发酵技术,建成一条池容为500立方米的中试生产线,培育筛选出秸秆制生物天然气高温厌氧菌种,掌握了接种时间与接种量之间的规律。

  记者了解到,这项技术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专家认可,专家认为相关技术设备实现了高效产气,符合生物质厌氧发酵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