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山西“煤改气”再下一城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1  浏览次数:595
     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酵。作为此轮去产能的主战场,经济低迷徘徊的煤省山西在打好这场硬仗的同时,不断发力能源领域,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六月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蒋村乡的九龙湾工业园区(砂村)至蒋村工业园区天然气支线,正式完成供气施工。这条全长6.5公里的支线,覆盖了下游20多户法兰锻造企业“煤改气”工程,为低谷中的定襄锻造产业带来了生机,也为周边大气环境的改善增添了一抹亮色。

 

     定襄“煤改气”工程始于2011年6月,如今率先完成改造的72家企业已经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劳动力成本降低、炉窑修理费缩减、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从煤到气,改变的不仅仅只是燃烧方式。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定襄法兰产业却 “风景这边独好”,不少企业都处于满负荷生产运行状态。这背后,恰恰是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新能源”)这个“气化山西”主力军释放转型能量、积极推行该省能源结构优化的一个缩影。

 

     “煤改气”箭在弦上

 

     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宝公司”)是定襄最大的工业用户,天然气年用气量500万立方米以上,而曾经的燃气煤加热炉支撑起了全厂的工业生产。“由于历史原因,县里的法兰企业多少年来都是使用这种炉子进行生产。不仅燃料成本大,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合物,造成了大气污染。”定襄县县长刘亮告诉记者。

 

     定襄素有“中国锻造之乡”、“世界锻造之都”的美誉,拥有锻造企业324余户,年生产能力10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锻造产业基地和国内最大的法兰出口创汇基地,法兰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5%左右。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企业面临降成本、增效益的考验,加之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道紧箍咒,“煤改气”的迫切意义不言而喻。

 

     2010年7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气化山西”战略,该省的能源变革正式拉开帷幕。定襄境内唯一授权经营燃气的国新能源旗下的定襄天然气公司,积极推进城镇燃气管网建设,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煤改气”宣传发动工作,重点针对全县规模以上的法兰锻造企业加快“煤改气”转型步伐,努力开拓用气市场。

 

     小“改动” 大变化

 

     就这样,定襄天然气公司立足忻州地区区位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县域法兰企业转型升级,为处于严寒中的定襄经济增添新动力。

 

     受益最多的要数实现了 “煤改气”的法兰企业。天宝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延军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公司的业务从国内逐渐向国外转移,锻坯全部采用天然气加热后,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经营效益也稳中有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使用天然气三年有余的定襄新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也尝到了劳动力成本降低、炉窑修理费缩减、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等诸多甜头,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产品凭借质量优势出口远销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定襄天然气公司总经理钟鸿宇表示,在全县推广锻造企业使用天然气,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加热成本,节约劳动力,而且其加热质量完全能够满足工艺要求,产品质量稳定性也显著提高。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据测算,五年来,定襄锻造企业生产使用天然气总量由50万立方米上升到2258万立方米,采用天然气锻造加热炉210台,年节约原煤60万吨左右,减排二氧化硫11520吨,减排烟尘47000吨,减少固废物炉渣15万吨。由此可见,定襄锻造实施“煤改气”,不仅可有效助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而且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区域投资环境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推进定襄锻造企业“煤改气”的进程中,定襄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天然气推广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工业炉窑煤改气(天然气、煤层气)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定襄县政府在《定襄县2016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方案》中明确指出,“县环保局牵头负责加快天然气的推广应用,凡是天然气管道覆盖的区域都要实施天然气替代燃煤加热炉”。5月17日,定襄县政府召开2016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到2016年底全部关停燃煤加热炉窑。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定襄县政府还通过多种渠道为“煤改气”企业争取环保专项扶持资金,使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据悉,定襄县政府还将出台实施锻造企业改用天然气系列利好政策。按照2015年该县72万吨实际产能,每吨消耗天然气90立方米计算,如全部锻造企业改为使用天然气,用气量将超过6300万立方米。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在锻造企业满负荷运转前提下,年产能将超过160万吨,年用气量将达到14000万立方米,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