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计量资讯 » 正文

中国计量院为新疆霍尔果斯计量站提供技术支撑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08  浏览次数:670

6月15日,随着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多方代表共同启动点火按钮,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点火通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正式进入中国,并通过我国新疆境内的霍尔果斯计量站与国内西气东输3线相连。

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起源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设计输气能力为250亿立方米/每年,约占我国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2%。

温度、压力、累计流量、瞬时流量、硫化氢、二氧化碳、发热量、水露点……天然气输送中涉及的这些重要参数怎样才能测量得准确可靠,如何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国际等效,执行什么标准才能得到天然气交接各方的认可?

作为连接中亚-中国能源动脉的枢纽和中哈两国海关监管场所,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计量站的计量能力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为霍尔果斯计量站提供技术支撑和培训服务的,正是代表国家最高计量技术水平的中国计量院。

为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与国际等效,并得到贸易交接各方的认可,C线正式通气前,首先必须对C线所有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同时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中国计量院接到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的委托任务后,专门成立了专题服务工作组,成员由来自中国计量院业务服务部、热工所、新能源环境所的9名专家组成。

6月上旬,虽然新疆的空气中还到处弥漫着“5.22暴力恐怖事件”后的紧张的气氛,中国计量院专题服务工作组专家们还是来到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计量站,开始了他们的专题服务之旅。

据此次专题服务工作组组长、中国计量院业务服务部主任汪洪军介绍,由于检定校准内容涉及多种物理和化学量值,为实现被测量值的准确可靠和国际等效,服务工作组借助国家计量基标准资源共享平台和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的查新和搜索功能,再次确认国家最新发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已被认可的国际等效校准测量能力(CMCs),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培训方案。

在前期工作计划和培训方案的基础上,服务工作组抵达霍尔果斯后,首先和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研讨确定了最终方案。随即分为温度、压力、气体、流量和培训5个小组,开始了检定校准和人员培训工作。

一会儿穿着厚外套在20℃的恒温实验室,一会儿又跑到烈日当空、紫外线极强、气温高达近40℃的室外进行现场在线实验……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了确保C线能够按计划通气,服务工作组几乎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一检就是好几天。每一个参数都得到多次测量,每一个检测数据都被认真记录,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小小的疏忽和误差,不仅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国际贸易损失,更会影响中国计量的服务能力和形象。

经过8天的紧张工作,服务工作组圆满完成了此次专题服务工作。得到监管部门中哈两国海关以及委托部门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的高度赞扬。临别之际,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的领导们和服务工作组的9位专家一一握手。“正是有了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才能对报出的每一个计量数据充满信心!”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伟满怀感激地说。

“我们此次到霍尔果斯不只是为C线做好专题服务,还要完成A/B线周期性检定服务。”汪洪军说,对于服务工作组来说,这已经是他们第5次为霍尔果斯计量站提供服务了。

早在2009年,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正式开始向中国供气前夕,经中哈两国海关允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哈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共同委托中国计量院对影响其天然气输送安全和结算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服务,复检周期为一年。截至目前,中国计量院已承担并顺利完成5次该计量站委托的计量检定校准服务。

“情系蓝金检定,确保国门计量”,悬挂在中国计量院业务大厅的锦旗,无声地传达着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有限公司的赞誉和感激。

目前,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的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向国内转供,已造福了全国25个省市区逾5亿人的生活。待2015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相关配套设施全面建设后,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输送能力将提升至每年550亿立方米,届时将可满足国内约23%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在中亚天然气每一笔交易里,在通往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立方米中亚进口天然气里,都凝聚着计量人的心血,凝聚着计量人的责任和承诺。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