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午11点左右,家住晋中市城区安宁街的周阿姨打开天然气灶,为将下班的老伴开始做饭。不到半个小时,饭菜就做好了。已是花甲的周阿姨感慨万千:“天天围着灶台转,从煤泥到煤糕,再到罐气、管道煤气,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用上天然气了,感觉做饭比以前更快更方便了。”
近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供气工作。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晋中把城市供气工程列入了市政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并重点实施了天然气置换、新建1座5万立方米燃气储气柜、天然气门站及4个 CNG 加气站建设三项工程,总投资达2.96亿元。据了解,目前晋中市城区用气总户数14.3万户,涉及人口44.98万人,其中:管道燃气人工煤气用户1.65万户,天然气用户10.6万户,液化气用户2.05万余户。市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8.2%。
其间,已实施三年的天然气置换工程值得称道。随着晋中城市快速增容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国家焦化市场疲软,煤气供气规模无法与百姓用气规模同步,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市城区现有煤气管道投入使用时间大多为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主干管道陈旧老化,漏气现象频发,属于“带病”、超负荷运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为解决历史欠账,晋中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从2012年分区域、分批为市城区人工煤气居民用户置换天然气。
在2012年完成1.15万户天然气置换任务基础上,2013年晋中市加大改造力度,大力实施了包括3万户煤气用户、1万户管道液化气用户在内的4万户的改造任务,今年还要实施3.5万户天然气置换任务,3年内将累计改造完成8万户。
为确保进度和质量,今年,晋中市政府加大补贴力度,除为每个置换用户免费提供一台天然气灶具,又拿出两个1000万元以奖代补,其中1000万元用于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特殊小区庭院危旧管网改造的财政补贴,另外1000万元用于燃气安全隐患整治财政补贴,全力推动了城市供气项目的顺利进行。
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广集民意,对市民通过社情民意通道、市长信箱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批示和处理,多次深入供气公司、工程场地现场办公,切实解决了四通调压站迁址、蕴华街燃气管道穿越排水箱涵改线、2000多处地下室引入管改线等一批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安全隐患问题。
从烧柴、烧煤点火做饭,到用罐气、管道煤气做饭,老百姓的炊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告别煤气大步迈进天然气时代,不仅造福了百姓,也标志着一个城市在能源供应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关键一步,造福了整个城市,实现了历史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