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天然气:运储放大消费瓶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8  来源:经济导报(济南)  浏览次数:818
      今年以来,加气站设备销售并不乐观,虽然部分民营企业仍然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国企建站步伐已明显放缓

      ◆导报记者 曹凤芹 济南报道
 
      过去13年中,中国的天然气用量增长近6倍,达1680亿立方米,中国已成为居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未来,中国天然气用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19年,中国电力、工业和交通部门将推动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增至3150亿立方米。“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有潜力实现比目前更快的增长,然而,在其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障碍,我们对中国的天然气前景不那么看好。”IEA天然气高级研究员安妮索菲·科尔博表示。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涨价、基建不足等方面的抑制,“预计天然气消费扩张步伐将有所放缓。”

      经济性越来越差
 
      和成品油价格不断走低相比,天然气价格“涨声一片”。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的通知,自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这是时隔一年后,国家发改委再次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涨价已经实现了落地。5日,济南市物价局下发通知,调整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和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其中,车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涨0.33元,由原来的4.71元调整为5.04元,于9月5日开始执行。

      导报记者12日在黄岗加气站看到,天然气的价格标注显示为5.04元。正在给出租车加气的司机赵师傅告诉导报记者,天然气价格增加的成本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赵师傅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辆车每天加气量平均为35立方米,涨价后一天要多支出11.55元,如果把去年上涨的也算进去,每天的累计成本较2013年8月5 日之前增加26.6元,“一个月得700多元。”

      对于油改气的私家车而言,陆续上涨的气价,使得油改气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伴随两者价差不断缩减,天然气优势已经不再明显。”王晓坤表示,除出租车外,LNG 客车和卡车也将遭受一定的成本冲击。

      相关CNG 加气站设备商表示,今年以来,加气站设备销售并不乐观,虽然部分民营企业仍然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是国企建站步伐已明显放缓。
 
      另外,2013年7月发改委发文表示,2015年年底之前,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存量价格将上涨至与增量气同步,明年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仍有0.48元/立方米的上涨空间。“届时天然气经济性更受压制。”王晓坤表示。

      推广受限

      为减少大量燃煤造成的雾霾天气,我国计划提高天然气在能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到2015年底将该比重从现在的4%提高到8%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10%。
 
      然而,生产、进口和输送足够多的天然气以满足需求,需要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

      据介绍,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已从2004年的341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的180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年均增速在15%以上,但天然气应用的扩张也给物流和资本投资带来巨大挑战。

      “供应能力、输送基础设施、定价标准和政策,以及推广天然气以取代其他燃料所需的资金,都是决定能源结构转换速度的因素。”王晓坤表示,我国输气管道建设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我国储气库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投产的储气库数量少,有效工作气量占比小,地下储气库总体建设水平较低。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管道长度6.2万千米;LNG 总接收能力达到3100万吨/年;地下储气库有效工作气量达到30亿立方米,占我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8%。

      咨询机构IHS的天然气策略师迈克尔·斯托帕德表示:“中国有很多被压抑的需求,特别是在过去10年里,但基础设施和供应能力一直是瓶颈。”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