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政府今年5月21日在上海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
中国驻俄大使李辉认为,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在煤炭、核电等领域具有雄厚的基础。中国则是能源消费大国,石油进口、原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均居世界前位。
201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435万吨,煤炭2728万吨,电力35亿千瓦时。作为中俄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工程,田湾核电站1期项目(1号和2号机组)已经投入试运行,2期工程3、4号机组已开工建设。
多年参与中俄能源合作项目谈判的中国驻俄使馆经济参赞张成武对记者说,自今年5月双方签订供气合同后,俄方马上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俄双方对届时实现供气均充满信心。
据俄方初步估算,中俄东线输气管道工程俄境内施工段投资约550亿美元。张成武表示,管线建设中及建成后对双方都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对如何运作和完善跨境产业链具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