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杨件 日期:2014-08-28
业绩简评
公司公告2014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6 亿元,同比下降1.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 亿元,同比增长3.5%;基本每股收益为0.34 元,较上年同期增3.52%。
经营分析
上半年经营低于预期。上半年EPS 仅仅增加3.52%,Q2 单季业绩甚至同比下降3.7%,低于我们预期。低于预期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三方面:1)上半年研发和薪酬增加,使得三项费用率同比提高了1.98 个百分点;2)成品与原料定价周期的差异,使得不锈钢原材料涨价侵蚀了相关产品毛利;3)受油气行业反腐的影响,上半年交货情况不佳。上述三因素中,前两者为阶段性影响,第三个因素则正在逐步消除,因此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不大可能成为持续现象。
下半年盈利有望获得改善。公司油气类产品有LNG 管、镍基油井管及其他焊管等,我们测算其收入、利润分别占20%、40%左右。针对下半年:首先,公司订单情况依然良好;其次,随着油气行业反腐逐步结束,订单回升已经可以预期;最后,公司正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如LNG 出口大单等将部分对冲内需下滑。
核电管仍是未来重要看点。公司现有蒸发器U 型管、反堆内构件、控制棒与驱动机构、凝汽器焊接钛管等诸多核电产品,我们测算其对核电业绩弹性达到0.24 元/机组;而近期辽宁红沿河、徐大堡等核电项目的快速推进,证实了核电重启的确定性及紧迫性,我们推测新一批核电订单逐步落地的概率大,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估值仍然不贵。虽然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但即使下调盈利预测,公司2014 年估值仍然不到30 倍,相对于其他新材料或核电材料/设备类公司而言,估值仍然不贵。
投资建议
基于上半年公司业绩,下调14 年盈利预测。在不考虑核电订单的情况下预计公司14、15 年EPS 分别为0.83、1.04 元(根据核电订单情况将实适时上调),维持“增持”评级。
正和股份:海外油气龙头扬帆起航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毛伟日期:2014-07-09
战略目标清晰。集团公司为未来十年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公司定位于油气勘探开发,以开发区块为主,勘探区块为辅;形成中亚、中国和北美三个战略区域, 精选油气项目,长期持有并提升其价值。同时集团公司也为未来十年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到2018年实现年产量500万吨、2P 储量5亿桶,净利润40亿元,2023年实现资产规模和盈利翻番。我们认为公司的战略真正体现了管理层把公司打造成国内独立能源公司龙头的决心和能力。
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以陆上油气资源开发为主,确立了中亚、中国和北美三个战略区域。其中中亚是公司目前主力的拓展区域,哈萨克斯坦存在并购可能的中小油田总计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中国国内的勘探开发即将放开,公司已与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开展合作,;而公司通过与第一储备基金的战略合作,油气业务将有望延生至北美地区,从而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以上三个区域对于我国的民营独立能源公司而言,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现有油气项目丰富。随着公司完成对马腾公司的收购,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已拥有4个油气项目,分别是哈萨克斯坦的马腾和南哈、吉尔吉斯斯坦的巴肯特以及国内与中石化合作的内蒙古二连盆地镶黄旗项目。目前仅马腾在上市公司名下,产量约合55万吨/年,未来预计可增产至75-80万吨/年;南哈项目正在勘探中,预计到年底评估价值可达约200亿元,最终评估价值预计可超500亿元;巴肯特项目三个开发区块最佳地质资源量9000多万桶原油和1230亿方天然气;中石化合作项目也顺利推进。未来若集团公司名下的3个项目进展顺利,不排除注入公司的可能性。
油气并购风险可控,长期成长有保障,估值应有溢价。油公司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油气资产的扩张,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独立能源公司而言,通过并购是主要的实现方式,其中控制并购中存在的风险最为关键。公司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油气资产运营和并购经验丰富,具有独立评估项目的能力,因此可显著降低海外油气并购的风险;此外,通过子公司上海油泷对油气项目进行孵化,也有利于分散新项目的风险, 同时也可加强管理团队与新项目的磨合。我们认为公司对并购风险的控制是其最终实现成长的基础和保障,并且也应享受高于行业平均的估值溢价。
维持“买入”评级:国内独立能源公司大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公司作为海外油气投资龙头,未来发展战略明确(想做),拥有优秀的专业化团队(能做),且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有空间做),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假设14年地产业务完全剥离, 不考虑增发对股本的摊薄以及后续公司的外延式扩张,我们维持公司14-16年EPS 分别为0.46元、0.68元和0.76元的预测,现价对应PE 分别为23、16和14倍,目标价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波动的风险,哈国油气政策变动的风险,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
广汇能源:获得原油进口权,能源布局进一步完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60178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毛伟 日期:2014-08-28
事件:公司公告商务部赋予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安排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2014 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20 万吨;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可根据市场情况将原油销售给符合产业政策的炼油企业。
原油进口权放开推进程度超市场预期.
此次公司获得原油进口权主要包括:(1)拿到进口资质;(2)拿到14 年20 万吨配额;(3)可与下游炼厂谈判确定销路。因此,公司获得原油进口权的三道门槛(资质、配额、排产证)基本上一步跨过,时间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推进程度超市场预期,原油进口权放开已经入实质性阶段。公司是今年首家获得原油进口权的民营企业,对后续的政策推广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因此我们预计后续原油进口权的放开也会是一步到位。
公司的能源布局进一步完善.
公司上半年煤化工和LNG 业务基本稳定,下半年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一期将有望开始贡献业绩,而此次获得原油进口权后,哈国斋桑油田原油有望直接供应新疆当地炼厂从而贡献利润,继续看好公司的能源布局进一步完善。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14-16 年EPS 分别为0.35 元,0.65 元和1.1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化工生产负荷不及预期的风险,分质利用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陕天然气(002267,股吧):关注管道利用率的提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冀丽俊 日期:2014-05-05
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2013年年度报告。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8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0.66%;每股收益0.33元。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1.50元(含税)。
主要观点
气量增长促营收增长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8亿元,同比增长6.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0.66%。收入增长主要是下游用户用气量的增长,净利微增则是由于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
分项业务中,长输管道业务销售气量29.32亿方,同比增长5.09%;实现营业收入38.02亿元,同比增长4.87%;营业成本30.90亿元,同比增长5.38%;毛利率18.74%,较上年同期下降0.39个百分点。
城市燃气业务销售气量9401.92万方,同比增长43.51%;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47.19%;营业成本2.48亿元,同比增长54.71%;毛利率0.31%,较上年同期下降4.85个百分点。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的九成以上都是来源于长输管道业务,该项业务的小幅增长带来了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城市燃气业务增长将近五成,但由于成本的增加,使得毛利率下降。
气化二期推进,利于气量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天然气的利用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陕西省政府近年来大力提倡天然气等洁净能源的使用,支持各地政府新建、扩建城市天然气输配管道,提高覆盖率和气化率。陕西省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讲到,要积极推进“气化陕西”二期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在西安100公里范围内加快无煤化进程。
公司拥有天然气长输干线11条,已建成里程接近3000公里,年输气规模达到70亿立方米,形成了纵贯陕西南北,延伸关中东西两翼,覆盖全省11个市(区)的输气干线网络。随着各地改造项目的实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随着气化率的提高,输气量的增加,管道利用率和公司利润率将得以提升。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我们预测2014-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10.30%和8.65%,归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实现年递增7.74%和15.23%,相应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0.36元和0.4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24.70倍和21.44倍,公司估值居于行业平均。我们认为,公司长输管道扩展的空间不大,陕西省气化率的提高有利于公司输气量的增长,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维持公司“谨慎增持”评级。
吉艾科技201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略低预期,看好新设备和海外开拓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邹润芳,王书伟 日期:2014-08-21
吉艾科技半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0.86%,净利同比增加2.9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8.80万元,同比增长30.86%,主要系定向井服务收入及母公司仪器销售收入增加所致。仪器销售收入4127.03万元,同比增长20.73%;测井收入2000.41万元,同比下降5.53%;定向井服务收入1218.55万元,同比增长335.64%。合并范围和人工成本的变化使得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的同时测井、射孔服务毛利率下降较大使得净利同比增长较小。
以测井技术为核心的设备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公司未来快速增长奠定基础。公司已经具有成熟的电缆测井、过钻头测井工具,预计年底能够推出高端随钻测井工具,填补国内高端随钻测井工具销售市场的空白。吉艾科技的随钻测井技术与子公司天元航地的定向井技术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目前国内水平井比例大约只有10%左右,而美国已经达到30%左右,随着国内钻井技术的进步和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公司市场空间将扩大数倍。
在美国设立油气资源开发子公司,扩大公司市场空间。公司在美国设立子公司,购买当地油气田开采权,开采油气田资源,一方面公司有望获得权益油气,增加公司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通过购买美国油气区块,熟悉北美油服市场和技术发展,为将来将自己的技术引入美国或者引进北美先进的油服技术打下基础。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我们预计公司2014年-201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47.5%、63.5%、36.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3%、44.7%、44.8%,未来增长潜力较大;首次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5.00元,相当于2014年51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公司测井设备交付延迟,国外油气资源开发不达预期。
东华能源三季度业绩点评:毛利下降、营收大增,期待业绩突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心 日期:2013-10-23
事件:公司公告2013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58元,公司业绩保持了平稳增长,与我们预期一致。预计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变动区间为9180万至13770万元,同比增长0-50%,对应EPS为0.16-0.23元。
点评: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液化石油气(LPG)的销售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加31.6%,而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5%,主要是由于当期公司业务量大幅增加导致的。我们分析认为业务量大幅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延缓了天然气对液化气的替代,间接导致了液化气旺盛的需求,今年7月10日起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上涨0.26元/m3,从短期来看天然气价格的上升依然将维持一段时间,这是由于过去五年天然气进口价格上涨了50%以上,而同期国内天然气终端售价涨幅仅有24%,国内进口气售价与进口成本倒挂日益严重,在美国对页岩气出口的管制政策尚未完全放开的前提下,天然气价格上涨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其次公司针对国内市场加大了销售开拓的力度,尤其是在广东华南地区,上半年新增客户数量大量增加,我们认为第三季度新增客户数将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准。 主营业务毛利率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控制得较好。今年前三季度东华综合毛利率仅有3.57%,去年同期为4.96%,毛利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今年LPG销售价格略有下降,同时公司为了扩展新客户的需要,采用了以低价打开市场的策略。我们认为这样的毛利率的波动是合理可控的。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15577万元,期间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4.06%下降至3.04%,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2%。期间费用的结构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的不同,期间费用率各项同比均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管理水平。此外根据第三届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司新申请了15.23亿元的授信额度,而在当期公司短期借款由去年同期的17.3亿快速增加至34.2亿的情况下,而财务费用却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有两方面原因:一、当期借款费用符合条件的均已资本化处理;二、新增短期借款还没有结息。
LPG深加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展开。公司继续加大对LPG深加工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建工程余额由今年年初的1亿元提高至当前的9亿元,在建工程较年初大幅增加766.9%,主要投资于张家港及宁波项目的建设。目前张家港扬子江石化投资的PDH及聚丙烯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开展,PDH项目储罐、桩基及设备基础工程已完成70%的工程量,丙烯精馏塔预制工程也已经完成,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投产,配套聚丙烯生产线的核心设备的采购正在按照计划进行;同时宁波PDH项目的建设也正有序开展,已经与UOP公司签署了专利特许及工程设计合同,其他的土建及配套工程也正逐步展开。
增加库存应对LPG的消费旺季。LPG的消费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寒冷的第四季度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公司存货随季节的变化非常明显,历史上通常第四季度贡献了超过50%的净利润,因此公司需要未雨绸缪,准备好充足的LPG以满足第四季度旺盛的需求,预计第四季度公司液化气的销售将会比较顺利,带动公司业绩的提升。
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的主要推荐逻辑在于增发项目丙烷脱氢投产后,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提高,公司业绩的弹性非常大。虽然目前宁波PDH装置建设的进度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在经过张家港PDH项目的建设后,公司对PDH项目的施工运行均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这对于宁波PDH项目的建设是极为有利的。在假设张家港及宁波PDH项目分别约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下半年投产的基础上,及公司业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们预测2013至2015年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7元、0.29元和0.9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PDH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煤化工丙烯产能大幅提高;丙烷价格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