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行业法规 » 正文

李雅兰:欧洲能源危机的启示与天然气的全球再定位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8  来源:经济学原理  浏览次数:9199

题记:2022年12月18日,北大国发院举办“第七届国家发展论坛”,中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本文根据“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主题分论坛上北京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国际燃气联盟(IGU)2022-2025主席李雅兰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作    者李雅兰

 整   理:王志勤

 来    源:北大国发院

能源既要转型也要安全,围绕这个主题我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 1.   天然气在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2. 2.   近期能源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3. 3.   近期能源危机的启示。

  4. 4.   国际燃气联盟IGU对燃气的定位。

一、重新认知天然气的全球地位

目前,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比24%-25%,2021年总消费量已超过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3%。

天然气的特性是清洁、低碳、稳定、灵活、排放少,是替代煤炭、实现“清洁化、低碳化”最现实的选择。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由于储存灵活、市场交易透明等特点,越来越受青睐。2021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3.7亿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增长4.5%。

天然气也对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目前可再生能源本身的技术水平尚待完善,要建设新型的电力系统,离不开天然气作为基础能源支持。当然,天然气行业本身也在加快甲烷减排步伐,包括开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arbon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简称CCUS)技术并加以推广。

此外,2021年至今,尤其是2022年,全球特别欧洲饱受能源安全困扰,俄乌冲突也引发全球天然气价格飙升,供应持续紧张,也是在这期间,天然气第一次取代石油成为引发全球性能源危机的首要能源。之前,大部分能源危机都是由石油引发,天然气引发能源危机是第一次。

尽管优点很多,但在能源转型问题上,天然气依然饱受争议,因为它毕竟隶属于化石能源,一直遭到欧洲排斥。

二、近期能源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能源转型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此次能源危机给世界造成非常深刻的影响。

1. 欧洲作为能源危机的“震中”受打击非常大

民生方面引起电价奇高,能源价格上涨之后还引发了通货膨胀;工业方面,高气价也导致很多工厂停业,甚至永远离开欧洲。燃气供应企业也是雪上加霜,因为买入价格太高,导致现金流枯竭,而政府给予的补贴有限,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违约风险。

为解决难题,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出台了Repower EU计划,目的是要削减俄罗斯的天然气使用量,替代或削减方案大概分这么几个方面:

1)增加非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大概能替代600亿立方米。

2)提高非天然气发电量,重启煤电、核电等项目,约替代410亿方天然气。

3)推广热泵、提高效率等节能措施,预计减少490亿立方米天然气。

4)发展生物质和绿氢,目标约替代440亿。

Repower EU计划累计约削减194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

就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盟刚刚出台计划FitFor 55(即2030年欧盟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至少减少55%的目标),欧盟提出要加快推进该计划实施,这样将有望削减1160亿方米的天然气。

Repower EU计划和Fit For 55计划加起来,到2030年欧盟总计将削减3100亿方进口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目前来看,政策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在需求端,进口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大幅下降;在供应端,全球其他地区的新增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 Gas,简称LNG)大部分都流向欧洲,供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2022年冬天不出现极冷天气的情况下,欧洲有望平稳过冬。

当然,总体上形势并不乐观,业界普遍认为到2026年新增天然气产量才会大幅度增加,2023年、2024年将是全球天然气供应最艰难的时刻。相比而言,2021年欧洲过得还算好,也是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中国的整体需求下降,液化天然气能够转向欧洲。2023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开、经济发展,亚洲与欧洲对液化天然气资源的争夺将更激烈。

2. 促进了亚洲多国的能源转型

总体上,2022年前三个季度亚洲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下降8%。

南亚国家比如印度,发电的天然气下降30%,大量使用煤电来解决;巴基斯坦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也同比下降20%,其国内因为能源紧缺大规模轮流停电;孟加拉国更是完全停止液化天然气采购,电力紧缺也造成其第三季度全国大范围停电。对东亚国家来说,日本和韩国的购买力较强,而且有液化天然气长期采购合同,受影响程度较小,但是两国也在制定政策减少对液化天然气的依赖,日本已经开始加速重启核电厂,韩国也暂停对燃煤电厂的限制,同时加快启动燃煤电厂和核电厂。

3. 对非洲带来正面影响

非洲的天然气资源总体较丰富,探明储量约13万亿立方米,略低于15万亿立方米储量的北美地区,但是还拥有大量未开发的深水资源。非洲又紧邻欧洲,已有4条天然气外输管线自北非通往欧洲,主要通过阿尔及利亚、利比亚连接南欧。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中,阿尔及利亚的进口量占12.6%,尼日利亚占3.5%,埃及占2.5%。

在此之前,虽然非洲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但是多年来一直被视为“高风险”区域,项目开发进程比较缓慢,开发成本也比较高,融资也困难,加之政局不稳定、基础设施落后,诸多因素“拖累”了非洲天然气开发。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加强与非洲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像BP、壳牌、埃尼等油气巨头纷纷调整在非洲的投资战略,重启或加速推动此前搁置的天然气项目。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进一步提速,2022年阿尔及利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也已签署备忘录,要重启长约4000公里跨撒哈拉的天然气管线向欧洲供气。

4. 对北美总体也是利好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也是第一大消费国,页岩气革命让美国从天然气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俄乌冲突也增加了北美向欧洲的出口,而且价格非常高,美国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的邻居加拿大同样是天然气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而且一直寻求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无奈受其国内环保政策制约,加拿大液化天然气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2016年我去加拿大交流就听闻天然气协会会长说,他们特别希望把液化天然气卖到中国,因为当时他们已经看到美国跃跃欲试出口液化天然气。借这次俄乌冲突的机会,加拿大考虑从东海岸直接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也在西海岸尝试建设更多中小型液化天然气项目满足亚洲市场需求。

墨西哥也提出要在墨西哥湾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液化天然气出口中心。对中南美洲来说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端,天然气的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总体上还不是很大,而且由于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天然气总体使用量同比减少4%左右。

5. 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对中国的影响有两个主要体现:一是天然气进口价格高,导致用气成本提高。2022年中国有可能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天然气首次负增长,从目前数据来看,1月至11月,中国进口天然气约9900万吨,同比减少9.7%,但进口额高达4147亿元,同比增长36.6%。这“一升一降”可以看出来价格波动非常大。由此预计2022年天然气消费量大约下降1%-2%,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重回8%以内。同时预计2023年将会有所好转,天然气市场有望重回5%以上的增速,而且这是保守预估,按照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经济、扩内需的要求,增速会更大。

二是煤炭有所反弹。2022年前三季度煤炭产量增加11.2%,煤炭占比相较2021年同期提高0.4%。从发电量来看,贡献主要还是来自煤炭。预计202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还会增长1%以上,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6. 对全球天然气市场造成深刻影响

1)美国成为欧洲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目的地原来是亚太地区,现在已经转向欧洲。2022年美国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仅次于挪威,出口到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占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2/3以上。

二是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未来将逐步转向其他市场。按照欧盟的计划,天然气的供应量从40%左右降到9%以内,俄罗斯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液化天然气出口,普京提出要组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联盟,进行资源整合,以及推进天然气出口东移,与亚洲市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增加对中国的输气量。同时,也要稳定向土耳其、前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供气。

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的市场份额降下来之后,俄罗斯肯定要转向中国,但是短期内中国也无法代替欧洲市场。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气主要来自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如果俄罗斯西气东送,需要在俄境内建设几千公里的管线,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另外,北京燃气集团也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投资了一个油气田项目,那边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三、近期能源危机的启示

 

1、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先立后破,渐进式稳定推进能源转型。

这次能源危机不仅因为俄乌冲突,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近几年全球能源投入资金减少。数据显示,2015年开始,全球油气勘探投入资金相比2012年、2013年、2014年高峰期大幅度下降。当然,投资欠账也源于欧盟多年来对化石能源的偏见。欧洲投资银行(The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简称EIB)已经决定从2021年开始不再对化石能源进行投资,这个战略切实影响欧洲油气大公司对化石能源投入,也是造成能源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另外,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欧洲过于激进。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原总裁陈新华博士说过一句话很形象:要推倒旧房子之前一定要把新房子建起来。欧洲能源发展是还没有建起新房子,先把旧房子推倒了,这是造成能源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2、通过能源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

能源多元化是从能源品种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品种之间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化石能源还是要长期和可再生能源并存、互补。中国作为燃气进口大国确实要开辟更多资源地,保证多渠道、多通道、多方式进口油气资源。

3、建立坚强且有韧性的中国天然气供应体系。

首先是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全球天然气供应国还比较多,多元化进口不仅是考虑经济性,更是要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储气调峰设施的建设。2022年是中国储气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增加约50亿立方米,总量达到200亿立方米,占全国消费量的5%。但是与欧洲1000亿立方米的储气能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欧洲能够挺过2022年能源危机,储气库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有常用储存消费体系建设,现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但还要更关注地下储气库建设,因为它储量更大而且储备成本更低。当然,基础设施还包括官网互联互通、提高数字化水平等,在此不展开。

4、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保障能源安全。

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今后乃至更长时期这种局面还将持续,因此,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安全战略非常重要。

四、国际燃气联盟对燃气的定位

 

国际燃气联盟全称TheInternational Gas union,简称IGU,是全球最大的燃气行业国际组织,目前由80多个国家150多个成员组成,覆盖天然气全产业链,代表90%的天然气市场。中石油、北京燃气集团都是IGU的首席准成员。IGU的愿景是作为全球燃气之声,推动燃气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2022年5月中国首次担任IGU主席国,在韩国大邱与韩国时任主席进行交接。IGU主席将全面负责IGU工作,对内管理IGU,主持执委会和理事会,对外代表IGU,实现促进世界燃气行业不断提高政策影响力、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按照IGU的规则,2025年5月将在北京举办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主会场是正在新建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中国在任期也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TriennialWork Program,简称TWP),主题就是“弘扬燃气优势”。围绕燃气行业组织IGU本身和成员,我们也制定了三条主线战略。在中国任期内将更多地开展多层级外联工作,与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的专家、企业领导交流沟通,搭建不同层级的沟通交流平台。我们还将更加关注区域发展,因为IGU组织内区域不平衡非常明显。为了减少区域的不平衡,让更多不同区域的声音和诉求都能够被听到,要更加关注区域发展。

在中国主席任期内,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碳中和”任务组和数字化任务组来推动低碳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发展。数字化任务组的主席也是中国人,我们也希望平台帮助提升中国燃气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以及在服务全球燃气行业的同时为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推动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从全球视角来看燃气行业,总体上全球燃气行业发展非常不平衡。比如,北美区域以全球6.4%的人口消费了全球25.6%的天然气,欧盟(含俄罗斯和前独联体国家)以全球11.9%的人口消费了全球29.2的天然气,而非洲人口占比17.4%,天然气消费量占比只有4.1%,亚太地区人口占比54.4%,是欧美的两倍多,但是天然气消费量仅占22.7%,远低于欧洲国家。

再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情况来看,中东和亚太除外,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GDP与天然气消费的全球占比比较接近。中东地区在全球的天然气消费量占比远高于GDP占比,但是亚太地区则相反,在全球的天然气消费量占比远低于GDP占比。

2021年IGU出台了《关于气候变化和燃气未来作用的立场》文件,主要观点包括5个方面:

  1. 供应安全、价格可负担的能源,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同样重要。
  2. 天然气是解决能源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解决方案。
  3. 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共同发展,兼顾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问题。
  4. IGU支持巴黎协定,尊重各国的燃气发展选择,提倡燃气行业依靠自身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气候足迹。在IGU内部,天然气受争论比较多,欧洲国家非常不重视天然气的发展,但非洲国家非常希望通过天然气发展经济。
  5. 重新定义燃气,燃气既包括天然气,还涵盖可再生燃气、氢气、脱碳燃气和低碳燃气。

上述立场文件给予燃气清晰、明确的定位,也与中国主席任期内“弘扬燃气优势”的目标一致,有助于天然气在全球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