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来源: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中经石化产业预警灯号图(2008年二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
4月22日,中经石化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一季度石化产业总体运行平稳,景气状况略有回调。
2011年一季度,中经石化产业景气指数为99.4点,较上季度微降0.6点;中经石化产业预警指数为103.3点,较上季度下降10.0点,目前仍处于“绿灯区”(正常稳定)中心线以上。
“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研究编制并联合发布。中经石化产业预警灯号图是采用交通信号灯的方式对描述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些重要指标所处的状态进行划分:红灯表示过快(过热),黄灯表示偏快(偏热),绿灯表示正常稳定,浅蓝灯表示偏慢(偏冷),蓝灯表示过慢(过冷)。
4月22日,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了2011年一季度中经石化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一季度我国石化产业总体运行平稳,景气状况略有回调。
从中经石化产业预警灯号图来看,在构成中经石化产业预警指数10个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7个指标——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从业人员数、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进出口总额、产成品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生产合成指数;位于“黄灯区”的有1个指标——税金总额;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石化产业运行的多项指标显示,在国际经济稳步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一季度我国石化产业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生产经营指标平稳上升,油气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受流动性收紧、去年投资增长较快以及原油价格上涨较快可能影响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石化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生产原油5135.6万吨,同比增长6.7%;累计生产天然气274.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1%。原油加工量约为11147.8万吨,同比增长10.2%;成品油产量6549.1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汽油1989.3万吨,同比增长8.2%;柴油4130.2万吨,同比增长11.5%。可以看出,一季度国内成品油消费旺盛,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同时,受春节因素影响以及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持续进行,石化产业一季度的产量指标未呈现明显扩张态势。
与此同时,石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两个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06.15亿元,同比增长12%,炼油业投资75.4亿元,同比增长20.1%;新开工项目大幅下降,石化业新开工项目40个,同比下降37.4%。其中,油气开采业下降35.3%,炼油业下降40.6%。今年一季度石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0.1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数量下降及投资额上升,表明项目趋于大型化。石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一季度同比增幅继续收窄,反映了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等工作在有序进行。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石化产业将面临良好发展机遇,能源生产和消费将保持上升趋势,油气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世界能源利用将进一步向节能、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天然气进入发展黄金时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认为,我国石化产业应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我国石化产业由大变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