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液化气】东北三季度分化筑底 四季度供需双弱承压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9  来源:卓创资讯  浏览次数:20

 导语

  三季度东北液化气市场民用气与醚后C4走势持续分化,同比跌幅扩大,市场景气度降低。价格波动受供应端结构性矛盾、需求端季节性疲软及外部市场传导三重因素驱动。四季度首月,市场延续弱势,民用气及醚后C4价格承压下行,核心矛盾在于供应端区域性失衡与需求端弹性不足,叠加山东市场联动性增强的压制。展望后市,冬季刚需或为民用气提供一定支撑,但进口资源冲击与深加工利润低迷仍将主导市场偏弱格局,整体回暖契机不足。

  一、三季度价格走势综述

  2025年三季度东北液化气市场呈现“先扬后抑-深度回调-企稳分化”的波动轨迹,民用气与醚后C4走势持续分化。7月市场在供应扰动下迎来普涨,民用气均价4265元/吨,环比上涨2.81%,醚后4464元/吨,环比上涨2.43%;8月受需求淡季拖累双双下探至4103元/吨和4427元/吨,跌幅分别为3.91%和4.03%;9月进入筑底阶段,民用气微涨0.69%至4123元/吨,醚后延续跌势收于4201元/吨,跌幅1.68%。三季度整体来看,民用气均价为4165元/吨,环比下跌5.67,同比下跌13.09;醚后C4三季度均价为4305元/吨,环比下跌3.19%,同比下跌18.79,且逐月同比跌幅呈现扩大趋势,反映市场整体景气度持续走低。

 

  二、三季度价格波动成因分析

  供应端结构性矛盾主导分化走势

  民用气受装置检修与进口资源调配影响显著:7月大连石化停工导致辽宁供应缺口,俄气冲击则压制黑龙江价格;9月辽阳石化减量叠加俄气补充减少,形成区域性供应紧平衡。进口丙烷资源分流与到港节奏成为关键变量,如8月进口气稳定补充加剧民用气下行压力。醚后C4供应波动与深加工装置联动性强:7月哈尔滨烷基化装置检修引发资源外放,9月装置重启后自用量增加缓解抛压,但大庆炼化外销策略调整导致商品量阶段性失衡。8月抚顺石化则进入全面检修导致辽宁市场醚后供应减少。目前区内醚后放量集中在个别企业,局部装置检修对醚后商品量的边际影响更为敏感。

  需求端季节性特征与利润制约并存

  三季度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特征:其中民用来看,7-8月需求弹性尚可,9月虽进入冬季备货周期,但工业燃料需求增量未能完全抵消进口气的压制效应。醚后C4“金九”行情未能兑现,这主要是受制于调油产业链利润传导:7月原油反弹带来的成本支撑与山东套利窗口关闭形成多空拉锯,8-9月油品市场疲弱持续压制深加工企业采购意愿,烷基化装置开工率成为关键观察指标。数据显示,醚后价格与山东市场价差持续收窄,区域套利空间消失加重本地销售压力。

  外部市场传导效应强化波动

  原油价格波动通过成本端影响醚后定价:7月末原油反弹带动醚后阶段性筑底,但8月油市转弱再度引发价格回调。这种传导在9月表现为“跟涨乏力、跟跌迅速”的弱势特征。同时区域套利机制失效加剧价格波动,尤其是7月山东套利窗口收紧导致东北资源外流受阻,表现较为明显,这也反映了区域市场联动性增强带来的波动共振。

  三、四季度首月供需双弱价格承压运行

  转入四季度,东北液化气市场仍未摆脱价格压力,民用气及醚后C4持续回落,分别触及年内新低价格。从价格来看,民用端表现为持续偏弱,醚后C4短暂反弹后承压下行。截至23日,东北民用气均价为4085元/吨,醚后C4均价为4066元/吨。

  当月价格的影响因素仍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供应端充裕民用气区域性库存压力差异明显:大连侧重下水,辽宁偏紧,黑吉出货欠佳,山东供应增量。醚后C4在抚顺石化复工影响下增量与周边供应充足共同形成压制,市场供大于求。?需求端疲弱?民用气受降温及进口气冲击,需求弹性不足。醚后C4受调油产业链利润制约,深加工企业采购意愿低迷。?外部传导效应?原油波动对醚后C4成本支撑有限,山东市场联动性增强,加剧价格波动。

  四、后市展望

  11-12月,市场或将延续偏弱格局:民用端冬季市场存在一定刚需,但丙烷利用率的提升对民用份额存在一定挤压,同时需要警惕进口俄气增量带来的冲击;醚后产品则主要观望油品市场的需求与深加工利润的修复,虽然或有阶段性回暖可能,但整体趋势难寻有效支点,预期偏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