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瓶装气非“夕阳产业”,LPG专家齐聚佛山共话行业未来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羊城派  浏览次数:29
 9月19日,“大湾区”瓶装液化石油气(LPG)行业发展研讨交流会在佛山招商银行大厦举行。本次大会以“变革·突围——‘大湾区’瓶装液化石油气(LPG)行业在能源转型时代的生存与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LPG行业在能源转型浪潮中的发展出谋划策。
本次大会由佛山市燃气行业协会、深圳市燃气行业协会、珠海市燃气协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广东省燃气协会的指导,以及广州、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澳门等地行业协会和多家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
瓶装气非“夕阳产业”
而是“长坡产业”
在主旨演讲环节,权威专家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中国城市燃气协会LPG专委会主任熊伟深入剖析了我国LPG行业发展现状,指出行业创新变革的关键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引。熊伟认为,瓶装液化石油气不是“夕阳产业”,而是“长坡产业”,理应比管道燃气更加安全,而导致我国液化石油气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既跟行业发展格局有关,也和不当的监管制度标准有密切关系。例如,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相关技术标准对LPG室内存放的要求低,而对室外存放的标准要求太高,安全间距、建筑结构、电气防爆、泄露切断、机械通风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过高的标准使得大部分餐饮用户的合理需求难以满足,只能采用钢瓶各家各户室内存放、自行管理的方式,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形成爆炸条件,增大人员伤亡风险。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正在进入转型发展的瓶颈期,农村市场或将比城市更有前景。
围绕“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在能源转型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核心话题,参会代表们各抒己见,从市场趋势、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高级安全专家田长栓分享了日本LPG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从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等多方面为国内从业者打开了新思路。
佛山市住建局燃气发展和监管科副科长李广勇详细解读了佛山瓶装液化气“三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其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
此外,贵州省燃气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澳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钒,分别分享了贵州、澳门两地瓶装液化气行业的发展经验。
行业“小散弱”已初步解决
但有关现象仍存在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近两年燃气事故数量已大幅下降,但较大及以上事故仍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在原有的整治基础之上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整治力度。”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秘书长马长城告诉记者,目前,瓶装燃气行业“小散弱”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但有关现象仍然存在,燃气企业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规范化经营,落实随瓶安检工作以保障用户安全。
佛山市住建局副局长张伍告诉记者,佛山市瓶装液化气行业自2021年起,按照住建部和广东省要求,实施以“建设标准化、运营规范化、服务统一化”为核心的“三化”改革。佛山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模式,将23座储配站整合为7座储配站,各镇街设1-2座供应站。下一步,佛山将通过信息化手段等方法继续完善“六个统一”(气瓶标识、配送车辆、员工证装、服务标准、实名登记、入户安检的统一)标准。
9月20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佛山市顺德区和南海区的标杆燃气储配站及供应站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一线,现场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与设施设备应用,直观感受行业前沿实践成果。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