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亿华通、国鸿氢能、国富氢能、重塑能源陆续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整体来看,上半年,四家企业呈现一家营收利润双降、三家减亏的分化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氢能行业尚处于商业化发展初期,产业成熟度与市场规模尚未达到理想水平,需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突破发展瓶颈。
营收普遍下滑
亿华通是四家企业中唯一一家营收、利润双降的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下降15.51%。亿华通称,亏损原因系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行业规模同比缩减。基于当前流动资金状况考量,该公司采取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使得报告期间产品销售量减少。
国鸿氢能上半年营收为5890万元,同比减少55.7%;归母净利润亏损约为1.84亿元,同比收窄13.2%。国鸿氢能表示,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二是行业正经历从行业示范驱动型向场景商业化驱动型转变的适应性调整,短期内市场销量承压,对市场推广及项目落地节奏有所影响;三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下跌。
具体来看,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从3779.4元/千瓦下跌至3304.9元/千瓦,销量从34635.0千瓦减少至11090.0千瓦;氢燃料电池电堆平均售价从1799.4元/千瓦下跌至841.8元/千瓦,销量从240.0千瓦增加至2396.1千瓦。
国富氢能上半年营收为1.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5亿元下降19.2%,亏损为889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1%。其中,加氢站设备及相关产品收入为13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7%。
国富氢能表示,当前行业处于政策机制优化与市场规则确立的衔接阶段,部分因素对短期业绩形成压力:一是下游客户在补贴政策逐步优化的背景下,对整车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氢能产业链进入市场化竞争新阶段,产品价格面临阶段性下行压力;二是新扶持政策的落地周期与市场预期存在时间差,短期内影响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节奏,部分企业为消化库存或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价格战”,从而加剧市场竞争;三是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增量阶段性放缓,对上游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产生一定传导影响。
重塑能源上半年总收入约为1.07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9.9%,降幅在四家企业中最小,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零部件销售较2024年同期下降所致。毛利亏损约1350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亏约22.5%。
应用场景拓展成关键制约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超50%,已逐步跃升至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前列。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多方面挑战,导致发展未达预期。从市场应用来看,在交通领域,今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收官之年,不过整体市场增量阶段性放缓。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与规划的“到2025年保有量达5万辆”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氢站建设数量虽在稳步增长,但与市场需求相比,缺口依然较大。建设成本高、运营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加氢站的快速布局;此外,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且绿氢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成本等问题,这些都限制了氢能市场的大规模拓展,也对氢能企业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氢能行业进入商业化前期关键节点,重点看商业模式的打通,即下游消纳场景的拓展。行业的商业化关键集中在形成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上,即在当前上游绿氢项目、中游输氢管道和加氢站都拥有明确项目建设和规划的情况下,下游找到能接受绿氢及其衍生产品价格的场景是整个绿氢产业爆发的关键,也是行业内企业实现率先突围的关键点。绿色燃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率先成为突破口,带动绿氢产业消纳,进而打通产业链商业模式。
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面对行业现状,相关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布局氢能各类应用场景。重塑能源表示将继续巩固其氢能重卡在低价氢市场以及钢铁、焦化、石化以及氯碱等领域的货运场景应用优势,加快氢能重卡场景的规模化,并结合其在发电等多元应用市场的优势,带动氢能的消纳;国鸿氢能表示将积极实施氢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持续巩固车用氢能装备领域先发优势、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继续深度拓展轨道交通、船舶、两轮摩托车等交通商业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公布氢能发展战略。各国为有效降低氢能生产消费成本,陆续出台差价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支持措施。
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不少氢能企业已将目光投向海外,积极进行海外发展布局。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塑能源海外收入同比猛增360.3%,占营收比重从2%跃升至10.3%。
重塑能源表示,基于海外市场的多年探索和布局,该公司已经实现批量订单,并将聚焦东南亚、中亚、中东、北非等重点潜在市场,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发挥海外市场订单高毛利的优势,提升整体业绩。同时,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探索参与海外绿氢生态项目,推动电解水制氢装备及零部件等产品销售,并拓展重卡、氢储能、发电等氢能应用场景。
国富氢能表示,自2025年2月起,该公司通过其海外合资企业与业务伙伴,开始探索潜在的海外氢能投资项目,并积极与当地合资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伙伴合作,目前已确认数个具备有利条件和实际可行性的优质项目,包括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以及水电解制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