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生产实际
深挖运行潜能
以装置长周期运行助力含硫气藏高效开发,持续推进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于2017年在上游板块首次实现油气生产装置“两年一修”,并持续巩固成果,稳步向“三年一修”目标迈进;以技措提效助力检修效率提升,在装置大修中采用“热氮除硫+碱吸”技术,单列装置停产时间减少60小时,2024年检修增产2.5亿立方米;以技术攻关助力上游产能发挥,针对高磨区块龙王庙组气藏阶梯降产,原料气中硫化氢和有机硫等成分增加,进行最大掺混比测试、开展适应性改造等,确保产品气达标外输;坚持精心管理助力装置高负荷运行,冬季对重要仪表及阀门实施保温伴热,确保日处理量稳定在3200万立方米。夏季则采取设备管线遮阳、喷淋降温等手段,确保日处理量在3100万立方米以上;以优化参数控制助力商品气率提升,通过调整贫液入塔层数、合理控制脱硫溶液循环量等措施,将产品气硫化氢控制3~5毫克/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脱除率,年增加商品气量约3000万立方米。
攀登技术高峰
强化科技赋能
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7件,参与制定国家、企业标准9项,编制天然气净化专业技术专著、教材、管理手册14项,设备设施国产化率达99%,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建胺液在线复活装置,深度脱除溶液中致泡性和腐蚀性物质,使胺液脱硫性能全面恢复至新鲜胺液相当水平,切实将领先技术转化为经营效益,确保装置平稳运行;始终把安全环保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融合电站机器人巡检、机泵在线监测、生产物联网等智能系统,进一步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并建成集团公司首批石油天然气安全智慧场站;坚持将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应用国内领先的EDR电渗析脱盐与四效蒸发结晶技术,实现污水“零排放”;顺利完成锅炉低氮改造,实现氮氧化物稳定低于30毫克/立方米的超低排放目标,并成功创建“四川省绿色工厂”。
坚持融入中心
激发红色引擎
抓好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学习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长效化;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党建工作融入保供稳产、生态环保、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中,通过党建项目化、党员突击队、党建责任区等活动,引导党员攻坚克难,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人才,聚焦高素质、突出专业化,“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开展三支人才队伍转换,不断完善梯队建设,成功创建油气田公司“何璐汐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先后培育出“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劳模”“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近10名高层次人才,对外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100名,并被评为集团公司、油气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