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铁水务集团将技术创新深度融入民生服务。在与银川中房物业合作的社区里,24小时AI客服成为居民的“贴身水管家”,无论是查询用水量、报修漏水问题,还是咨询直饮水服务,居民都能获得即时响应,客服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需求,并联动后台调度资源,让传统水务服务中“等待上门”的被动模式成为过去。更令人安心的是水质实时监测系统,社区直饮水管道和智慧水站中嵌入的传感器,每15分钟更新一次水质数据,PH值、微生物指标等关键信息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居民可通过手机小程序随时查看,如同为饮用水装上了“电子安全阀”。

与物业的跨界合作,是中铁水务民生服务创新的关键一步。银川中房物业350个管理项目构成的社区网络,与中铁水务的直饮水、智慧水站等业务形成完美互补。在新建小区,直饮水管道与建筑设计同步规划,避免后期改造的繁琐;老旧小区则通过技术升级逐步覆盖,兼顾实际需求。智慧水站作为服务终端,不仅提供自助购水等基础功能,更成为数据交互的纽带——分析居民用水习惯以优化服务,协助物业提升社区管理精度。有业主算过一笔账,通过物业统一采购直饮水,价格较散户购买优惠近20%,这种“水务+物业”模式,让居民、企业、物业三方共赢,也让优质水务服务快速触达60万住户,打通了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单一供水到泛水服务生态,中铁水务的探索折射出央企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演进。过去,央企更多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保障基础需求;如今,其正转型为“生态构建者”,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激活服务附加值。在银川的合作中,中铁水务不仅提供直饮水技术,更联动物业搭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体系,短期提升效率,中期探索多元融合,长期打造智慧社区水生态。这种转变背后,是央企对“全链价值创造”的追求——将自身技术、资金优势与民企的服务网络结合,让公共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

中铁水务集团将社会责任融入创新实践,通过保障供水安全、推广直饮水、AI智能服务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举措,切实解决民生需求并促进生态发展。其"泛水服务"战略突破传统水务范畴,在提升民生福祉的同时推动生态和谐,以央企担当持续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让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