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新奥创新燃气安全“智管”防线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数:50
        在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面临复杂挑战的情况下,新奥主动践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新奥部署智能物联设备、构建 AI 决策大脑以及打造全流程智能监管体系,以此实现风险精准识别、作业智能协同与隐患高效处置。凭借科技力量,新奥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防控,推动安全管理模式从“人防”向“智管”转变。近日,《河北日报》发布题为《AI 驱动,燃气安全迈向“智管”》的主题文章,报道了廊坊新奥燃气联合聚安网构建燃气安全“智管”新防线的相关实践。

  AI驱动,燃气安全迈向“智管”

  2024年,聚安网与廊坊新奥燃气合作共创,针对廊坊临空经济区第三方施工场景,依法依规共享共用城市摄像头,实现了该区燃气管线分布区域影像的实时获取。

  “我们想让安全大模型学习判断影像中是否存在第三方施工,最终实现用‘天眼’替代人眼巡视。”朱平说,他们从每10分钟视频中抽一帧图像,让安全大模型去判断。

  起初,安全大模型误报率非常高,准确率不足15%。一名城市保洁员在管线附近多停留一会、一辆施工作业车路过,大模型都会告警。

  “施工作业车的样式、施工土堆的形态、施工围挡板的颜色、施工人员着装的特点……这些主体呈什么样才能判定为有隐患,这些经验,存在于一线巡线员的大脑里,但我们并不清楚。”朱平说。

  于是,朱平带着算法工程师们到廊坊临空经济区走访了30多位巡线员,现场收集经验,再把这些经验,灌输给安全大模型。

  经过一轮轮灌输、训练、再灌输、再训练的持续迭代,目前,安全大模型对第三方施工隐患判定的准确率已经提升至89%,今年年底的目标是提升到95%。

  廊坊临空经济区已敷设137.84公里燃气管线,如今,安全大模型每10分钟便可完成一次全线巡视,巡线员巡线频率已由1天一巡降低为3天一巡。

  燃气工商户、民用户的户内安全隐患识别,安全大模型也进行了海量图像的学习训练,目前,准确率已经达到82%。

  今年年初,“安全智伴”上线了“秒拍识隐患”功能,发动群众的力量,查找身边的燃气安全隐患。用户可以拍几张户内燃气管线的照片上传到“安全智伴”,系统就能自动识别隐患存在与否。

  要让智能运营中心的决策大脑越来越聪明,就要将行业专家知识经验源源不断地注入,并转化为人工智能可执行的算法规则。

  为此,聚安网在“新智聚安”小程序中建立了专家智库,社会各领域安全专家都可以入驻智库,一起沉淀专家经验,共创智能能力。

  “这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燃气安全管理革命,正让‘看不见’的科技力,转化为‘摸得着’的安全感。”赵英说。

  6月6日,廊坊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站,工作人员讲解防爆激光甲烷泄漏监测系统如何工作。(本报记者 李冬云摄)

  记者感言

  智能联防,还需多方形成合力

  燃气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燃气管网规模扩大,仅靠单一主体难以实现全面防控。政府、企业、公众需形成合力,通过智能化手段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共同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

  5月20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新奥的展区内,城市安全风险智能地图受到众多业内人士关注。

  地图上,城市的燃气管道气企业、加气企业、瓶装气企业实现一网统管,各个企业的输配设施、人员情况、实时告警和督办情况可以一屏全览。

  新奥集团旗下新智认知聚安网联席总经理赵英介绍,城市安全风险智能地图是聚安网为城市不同安全履职角色构建的智能赋能产品,它通过整合多方数据,智能评估风险,以动态可视化形式为政府和企业不同角色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监测、预警及决策支持。

  通过城市安全风险智能地图,政府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握区域安全态势,动态调整监管策略,提升监管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燃气企业能基于地图生成的风险预警,精准制定隐患整改计划,防范安全风险。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