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基层减负在行动|白云智慧城管赋能精“绣”“智”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32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白云区城乡二元结构特点突出,城市治理任务最为繁重。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城管局”)以“5G+AI”双轮驱动,创新打造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的“白云智慧城管”系统,全面覆盖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市容秩序、环卫收费、燃气等多种城市管理场景,有效破解人口基数大、治理成本高、基层负担重等城市治理难题,赋能超大城市精“绣”“智”理,连续两年入选数博会“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无人机从白云辖内各处的楼顶机库腾空而起,进行日常低空巡查工作。
构建燃气数字平台:以安检人力“小成本”实现用户“大安全”
日前的一个下午,在位于均禾街罗岗村的小罗岗燃气便民服务部,燃气配送工魏万华在“穗云智慧城管”微信小程序上,收到附近一家餐饮店及罗岗白莲中街四巷一位住户肖先生的燃气配送需求。把燃气瓶送到肖先生家后,魏万华手持检测仪,认真检查了他家的“瓶、灶、管、阀”,在“穗云智慧城管”微信小程序登记检查结果,并上传照片。
“每次换气瓶,师傅会帮检查一遍气管、阀门,我就更安全、更放心。”肖先生说。魏万华表示,如果发现有漏气或者管道破损等情况,他们会为客户提供更换服务;遇到他们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上报小程序,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跟进解决。
广州市喜燃能源有限公司零售部负责人蔡嘉杰介绍,小罗岗便民服务部服务范围主要是均禾街、嘉禾街、黄石街和鹤龙街等部分区域,服务客户达8000多人,如今有了小程序,作业管理实现工单化、数据化,工作更高效。
目前在白云区一些城中村的出租屋、餐饮店等仍在使用瓶装燃气,安全生产、生活监管责任重大。“以往瓶装燃气安全检查主要依靠镇街城管执法队员、出租屋管理员等上门完成,经常碰到住户不在家,导致白跑一趟。”白云区城管局燃气管理科副科长杨景怡介绍。
白云成立燃气安监专营企业,推动将送气工“单车仔”转变为燃气公司“正式工”,实时监管“上门送气+随瓶安检”数量、质量,发挥“哨点”作用,有效打通入户安检责任难以压实的堵点。同时,运用“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构建燃气数字平台,整合24个镇街执法力量、9家瓶装气企业、198个燃气站点和34万户瓶装气用户信息,帮助镇街摆脱繁重的日常执法检查,将基层从“重复劳动、手工操作、多头协调”中解放出来,形成更高效的“监督执行+重点跟进”监管机制,推动燃气安全管理从“靠天吃饭”走向“心中有数”,实现减负不减效。“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减少安全监管盲区死角,有效预防燃气安全事故发生,以‘小成本’实现‘大安全’。”杨景怡表示,白云区连续两年一氧化碳“零中毒”,居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无人机群组建“空中城管”:紧盯违法行为告别“人海战术”
伴随着低沉的嗡鸣声,数架无人机从白云辖内各处的楼顶机库腾空而起,开始了日常的低空巡查工作。马路上是否有渣土车行驶;城中村的楼房有没有“长高”,有无出现铁棚违建;各大商圈、产业园区等建筑外立面情况……在白云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地面接收器的屏幕上,显示出无线传输的实时图像,无人机巡航覆盖范围内情况一览无遗。
白云区城市管理监控指挥中心主任李峰介绍,该局谋划布局“4台固定翼无人机+25台旋翼无人机”体系,创新“5G+无人机+AI”低空巡检模式,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智能化的低空遥感监测网,实现“一键起飞”自动巡检、监控画面高精度实时回传、影像资料高速下载、一次采集多任务目标,形成“智能航飞—AI自动发现—线索推送—处置监督”闭环管理,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新引擎,让各类违法问题无处遁形,守护绿色人居环境。
白云区开发了准确率全国领先的AI算法,覆盖违法建设、建筑废弃物偷倒、市容环境卫生黑点监管、绿地侵占毁坏、大型户外广告招牌监测等多项业务,并不断向水域、道路设施监管等领域拓展。白云区城管局建筑废弃物管理科负责人曾文东表示,现在通过“无人机自动巡航+AI算法自动识别”,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违法偷倒行为都无所遁形。
目前,白云区城管局已在辖内153个重要卡口,安装450支具有AI算法功能的智能摄像头,可24小时全天候识别并抓拍建废运输处置违规行为。该局开发“渣土车通行查询”功能,将目前全市1万余台渣土车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并进行动态更新。
针对白云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布设无人机自动机场、开发无人机飞控平台,实现无人机远程实时控制,无人机起飞降落、飞行轨迹设定、线路任务规划、定时任务执行等均可在PC端“一键巡航”……白云区布局无人机群组建“空中城管”,进一步延伸城市管理的高度和广度,大幅度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效果。
“以违法建设治理为例,无人机通过对比建筑物历史图像等方式,及时、全面地收集涉嫌违法建设的方位、面积、形态等相关数据,堵源头、截过程、固成果,2024年以来,白云区收到的无人机线索工单超1700宗,确保新增违建快速发现、及时处置。”白云区城管局治违督导科科长许树楷介绍,对无电梯楼栋建设情况的抽查,传统的步梯登顶方式效率低,两个执法人员平均每天最多只能排查几十栋楼,现在一台多旋翼无人机一个工作日可巡查覆盖约15平方公里,快速发现涉嫌违建苗头,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巡查处置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模式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人力巡查成本和处置成本。
打造白云智慧城管系统:工单处置时长压减9成以上
白云创新打造“白云智慧城管”系统,数智全面融入城市治理肌理,重塑城市治理逻辑,赋能超大城市精“绣”“智”理,实现城市管理减负、降本、提质和增效。
“白云智慧城管”系统依托视频监控、传感器等物联感知设备,将公厕、垃圾压缩站、古树名木等12.3万个城市部件,环卫作业车、AI巡逻车等2.8万余个重要城管物资以及近万名城市管理服务人员全部录入城市数据底座CIM,城市管理实时运行情况实现“一网统管、一屏统览”,推动城市治理从“人海战术”转向“智能联动”,从“人工排查”转向“数据跑腿”,为城市管理减负降本、提质增效。
通过“白云智慧城管”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动捕捉派单”等功能,实现工单流程扁平化,处置时长从以往的几天优化至几小时、压减率达91.7%。系统上线以来,累计生成处置工单超600万宗,按期整改率长期保持在99%左右。“5G+AI”赋能环卫全链条智能管理,5G云站桶,AI实时告警替代人工值守,入选住建部优秀案例;5G云监控,压缩偷倒垃圾微腐败空间,每年节约财政资金近千万元;智慧环卫收费应用,有效破除传统人工收费效率低、成本高、廉洁风险大等痼疾……
白云借助5G技术开发“穗云智慧城管”等微信小程序,上线“市民报事”“燃气订购”“环卫缴费”“家装建废回收预约”“树木认种认养”等十几项功能,搭建起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桥梁,打通城市服务“最后一公里”,城市治理从政府主导型向市民共治型转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