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首届“云南天然气”文化生活分享会举行 名家联署发布保护倡议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24  来源:云南网  浏览次数:950
  什么是云南的天然气场?它如何造就了云南独有的生态多样性?又如何孕育了云南独特的民俗和人文?7月22日下午,首届“云南天然气”文化生活分享会在玉溪市猫哆哩集团举行,15位文学、文化、艺术、学术及中国文化创意界名家大咖齐集一堂,以各自迥异的视角,阐述“云南天然气”内涵及其历史文化,并试图对这几个问题给出解答。

活动由新浪云南、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玉溪市文联作家协会联合主办。

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由温星担任学术主持 

 

  著名阅读推广人、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温星担任学术主持。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李骞,中国蒙学会副会长郑千山,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会长谭中贵,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张棨,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新,玉溪市文联作家协会主席杨杨等嘉宾纷纷发言。

 

在酸角枝叶绿意掩映下,著名学者、评论家李骞教授等众多嘉宾纵论“云南天然气”

  嘉宾们认为:“云南天然气”这一概念,是对于以云南自然物候、人文资源为主的云南天然气场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外延的精准提炼与高度概括。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根本的就是大自然,而云南天然地便在这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与其他各省市尤其发达地区形成天然的巨大差异,这种优势和差异以前曾长期被视为落后,如今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越来越凸显。而云南天然气中的“气”,是“天气”“地气”,也是“人气”,正是天地人三者的打通与融合,才实现了云南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因此,这个概念与本场活动,皆具有鲜明的创新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天然气”概念创意者、中国文化创意策划专家、北京揽胜创始人杨海华,从历史沿革、文化自信、思维行为模式的差异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反思等多重维度,对云南的纯粹及“云南天然气”进行了生动的解读。

 

著名文化创意策划专家杨海华先生

  最后,主办方公布了起草的《保护“云南天然气”倡议书》,与名家嘉宾们共同磋商。

 

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雷平阳、李骞、郑千山等名家,联名签署发布《保护“云南天然气”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四点倡议:第一、宣传环保,增强意识;第二、拒绝浪费,敬畏万物;第三、尊重差异,传承文化;第四、珍爱自然,保护云南。同时,以精练、诗意而又务实的语言,展开了言说与表达。

  全体嘉宾在文后签名联署。他们共同倡议——

  全体昆滇民众,所有热爱云南的理性而又善良的人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云南的绿水青山,共同保护云南的天然气场,共同保护这片全球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典范区域,不只为我们自身,更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只为云南自己,更为这个美美不同、美美与共、美美大同的美好世界!

 

活动嘉宾合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