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推动价格上涨
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背后有多重因素。
首先,天然气产量不足。
疫情之下,天然气需求大幅下滑,打乱了天然气的正常生产,特别是美国不少页岩气公司破产,从而导致上游油气勘探投入不足。据统计,2020年全球共产出38537亿立方米天然气,较2019年下降3.3%。主要生产国除中国和伊朗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次,能源迭代提速。
全球对收紧碳排放达成了共识,而在风光短时间难以大规模提高占比的背景下,天然气的碳排放量相对最低的特征就很突出,可以在多数场景替代石油和煤炭,从而推动能源迭代提速。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未来几年的天然气需求量或将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2021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反弹3.6%;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可能增至4.3万亿立方米。
对此,一名市场人士指出,202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8%,而2030年天然气消费占比的目标为15%,因此天然气有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再次,极端天气作祟。
2021年夏天,美国、欧洲遭遇了酷热,对电力的需求暴增,天然气发电出了大力,从而令库存水平下降。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9月3日至天然气库存增加520亿立方英尺,虽然高于市场预期的390亿立方英尺,但低于五年均值650亿立方英尺;而在欧洲市场,眼下库存比5年平均水平低25%,为十年来最低储备。
高盛认为:“天然气价格陷入了供应减少和需求增加的‘完美风暴’中,价格一路飞涨。由于美国各地,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前所未有的高温刺激了空调需求,进而影响了夏季注入储气库的数量,导致冬季储量较少。如若再遇上寒冬,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回到国内,天然气的价格也有一定的涨幅。2021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20%以上,而去年增速约为11%,到了7月LNG价格当月涨幅达30%,8月涨幅为18%,两个月累计涨幅52%。国泰君安认为:“预计2022年LNG供给仍然偏紧张,价格易涨难跌。尽管2022年底液化能力新增较多,但是考虑到装置负荷提升需要的时间等因素,预计对2022年的供给能够提供的增量有限。而在不考虑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下,预计2022年LNG需求增速为3%。碳中和的能源转型方向以及长期气候的不确定性支撑天然气价。”
天风证券表示:“短期来看,预计下半年我国天然气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因此,无论经验数据还是供需条件,供暖季及前期补库阶段LNG价格支撑仍足。”
一言以蔽之,天然气行业站上了“风口”。
手握“气源”才是王道
A股天然气概念股有107家公司,涵盖开采、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这其中手握“气源”的公司才最吃香,从这个逻辑来看,新天然气、中国石油、美锦能源等值得关注。
新天然气
新天然气是9月北上资金加仓较多的天然气概念股之一,通过旗下的亚美能源间接持有“气源”,是这波天然气行情的龙头。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新天然气总钻井数121口同比高增89%,其中潘庄区块共完成钻井33口,目前井数452口;马必区块共完成钻井88口,目前井数270口;产量为6.17亿方,同比高增32%,根据公司下半年指引全年目标为12亿方。
钻井数增多与天然气价格走高,也令新天然气的业绩增厚,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 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加360.3%。天风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战略合作完成,子公司股权出售带来 5.53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3%。扣非归母的高增一方面原因在于可观的营收增速,量价齐升下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8%;另一方面在于气价上涨带动毛利率的提升,上半年公司现毛利率46.6%,同比抬升3.8个百分点。”
美锦能源
美锦能源的主业并非天然气,不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山西云锦天然气有限公司和山西润锦化工有限公司均以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液化天然气,两公司合计生产能力为每年3.18亿方。2021年上半年,美锦能源实现营业收入88.93亿元同比增长69.55%,实现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1909.35%,业绩颇为抢眼。
中石油
中石油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3.7%,环比减少7.6%。光大证券表示:“公司乃国内油气产业龙头公司,原油价格维持高位使得公司上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且由于公司在国内天然气气源结构的优化以及进口气上的成本控制成效明显,天然气和管道板块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减油增化战略布局逐步完成后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更为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主流天然气概念股涨幅较大,获利盘较多,短期风险不容忽视。另外,冬天天然气价格是否会维系在高位,仍存在变数,一旦价格不及预期,炒作随时可能戛然而止,投资者可能蒙受较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