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邛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面向全球公开征集1994年(邛崃撤县设市)以前,全面反映邛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各类老照片和文字文献,本平台为广大读者展示收集到的珍贵历史档案,从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瞬间,到衣食住行的点滴碎片……邛崃沧桑巨变,我们带您用影像回顾。
本期展示
临邛地火:
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天然气煮盐
古称天然气井为火井。汉时,临邛县的井盐生产者在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资源,并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然气井——临邛火井,用于煎制食盐,而最早记载这一伟大成就的就是《华阳国志》。书中生动地记载了当时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情形: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照,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一燥一水。取井火煮之,一斛(器量名,古时以十斗为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记载。在国外,英美使用天然气较早,据《大英百科全书》载,英国使用天然气是1668年,美国使用天然气是1821年,均迟临邛1000多年。英国著名的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天然气的国家,而且“今天在勘探油田时所用的这种钻探井和凿洞技术,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有许多证据可以证明,这种技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就已经在四川临邛加以应用”。李约瑟博士所说的证据,其中就有《华阳国志》对临邛火井煮盐的记载。

△火井遗址碑
在黄盐溪南岸有清代重建的天罡祠,祠内有一古碑,高1.2米,宽0.6米,厚0.15米。碑文为:“住持僧智越述:自唐时古火井处。大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立”。古碑现存邛崃市文保中心。

△ 1990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新中国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开拓者康世恩为邛崃题写“临邛地火”。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西北矿区开始在火井、平乐、夹关等乡镇勘探天然气。1988年10月,1号井获气,日产天然气35万立方米。1990年,在油榨乡石板村杨店子处,钻井至2077.23米时油气均出,日产石油30吨,天然气6000立方米。原国务院副总理、新中国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开拓者康世恩得知消息后,欣然题词“临邛地火”以纪念。

△ 1990年6月28日,高家场构造火井背斜火三井放喷点火状况。
2005年,勘探查明邛崃境内天然气储量约500亿立方米,为川西地区新的大气田。是年,邛崃气井日供能力250万立方米,古临邛火井又焕发出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