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顶着压力集中供热供气 创新之举全国领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7  来源:厦门网  浏览次数:599

郑德发(左二)和廖强明(左一)向日报记者詹文(右二)、黄雪燕(右一)讲述杏林工业区的建设往事。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黄圣达、詹文、黄雪燕;图:厦门日报记者黄晓珍)“你算不准啥时会停电,突然厂房就一片漆黑,轰鸣作业的生产线瞬间安静了。橡胶厂的厂长急得跳脚,把废掉的轮胎往脖子上一挂,又跑去找市长哭诉了。”89岁老人郑德发上周对我们回忆起数十年前的杏林往事,忍不住笑了。

  郑老与杏林工业区结缘大半辈子。他当过杏林名噪一时的厦门纺织厂的党委书记,出任过原杏林区的区委书记,参与了这片土地从农田交错、阡陌纵横到机器轰鸣、工厂林立的历史。

  我们对杏林工业区的蹲点寻访,便从老一辈建设者的记忆开始。犹如进入时光隧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一个个鲜活的奋斗者,从历史纵深处走来。

  彼时,杏林工业区已是厦门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纺织厂、玻璃厂、糖厂、冶炼厂等几十家省市属国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方兴未艾的发展遭遇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动不动停电,上了生产线的产品全废掉了,厂长们叫苦连天,一停电就找市长。”郑老说。

  早在1958年创建杏林工业区时,为保障用电,杏林发电厂开建(后更名为“厦门电厂”)。到1965年,厦门地区的电力负荷全由这个电厂供给。当时它的规模很大,但没几年就不够用了,扩建再扩建,它一度成为福建电网的主力厂之一。

  已是耄耋之年的郑老,欣然和我们一起,重访这片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的土地。走过车水马龙的杏林东路,郑老指着两旁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没有楼房,都是荒野农田,牛车晃晃悠悠地过。”半世纪前,为促进工业区发展,这里修起宽敞的杏林东路,一直延伸到海边。很多工厂的物资通过这条路进来,产品又从这条路接上火车轮船,运往全国和世界各地。

  走进位于杏西路的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它的前身便是厦门电厂。华电能源副总工程师廖强明接待了我们,他已在这里工作30余年,一些共同记忆让他与郑老聊得热络。

  厂区里,过去现在并存。一栋已废弃的旧厂房写就曾经的辉煌,如今已沉寂;旁边繁忙作业的新厂房正在把故事续写。廖强明领我们进监控室,数据闪烁,全方位监控着厂内每个指标,机械化、智能化取代了人工操作。郑老颇为感慨:“以前哪有这些,都是人工。”

  粗粗细细的管道有序密布,穿越厂区,四面延伸,为周边30多家工厂集中供热供气。溯着管道,郑老忆起1986年的春夏之交。当时的杏林区委领导班子到基层走访,西滨村民跑来诉苦:“你们闻闻,空气里全是硫磺味,太臭了。家里蚊帐两三年就破了,都是被腐蚀烂的。”这个村,与当时的厦门化肥厂毗邻。

  不仅化肥厂,杏林工业区还有很多厂自建小锅炉,排出浓烟。郑老回忆道:“杏林区委紧急开专题研究会,大家互相看,咋办?没有现成做法可学。我们翻了很多国外资料,发现国外工业区用的是集中供热,有经验可借鉴。”

  厦门电厂临危受命,为附近工厂集中供热供气,各工厂小锅炉拆除。郑老和电厂的老员工和我们聊起那段往事,唏嘘不已。冒着未知风险,顶着层层压力,跨过道道难关,才最终推动这个全国领先的创新之举,杏林湾那方蓝天再度拨云见日。

  寻访杏林工业区的风风雨雨会发现,每个瓶颈、每个阵痛,恰是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关键节点。用改革的魄力突破了瓶颈、度过了阵痛,发展的脚步便狠狠往前迈进了。

  时代车轮正是如此,要不断爬坡过坎,又在不断改革突破中,轰隆向前。

  看城迹

  -厦门电厂

  华电(厦门)能源有限公司的前身。1958年创建杏林工业区时,为保障用电而建设,当时叫杏林发电厂。1965年时承担了厦门地区的用电,一度是福建电网的主力厂之一。

  1960年1月13日《厦门日报》头版刊登了杏林发电厂六千千瓦机组试车成功的消息。当时杏林发电厂是福建省三大火力发电厂之一。(日报资料图)

  声音

  原杏林区委书记郑德发:

  这里有一代代人的

  奋斗记忆

  我到杏林工作时,这里还一片荒凉,啥都不方便,电话都是单线。有次市政府通知下午两点的一个会,从早上开始挂电话,一直挂不进来,到中午12点才通。我放下电话,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车站,又坐了一个多小时车,总算赶到了。回想当年的建设过程,很艰辛,但大家都很有干劲,克服重重困难。这里有一代代人的奋斗记忆。我马上90岁了,看到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欣慰、很开心。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