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宁强县工业园区综合门站一座;中石油天然气中贵联络线宁强广坪28阀室至宁强综合门站78km长输管线及广坪首站等附属设施,设计天然气年输气能力约16亿立方米;天然气热(冷)电联产项目一座,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 2×450MW发电机组,集中供热能力达到500至65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宁强天然气发展的管输气源问题和工业园区及居民用电、采暖、制冷等问题,成为天然气利用工程示范型项目。
天然气热(冷)电联产项目,是国务院四部委联合倡导推广的项目。与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气热(冷)电联产具有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天然气热(冷)电联产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能优化天然气利用,并发挥对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双重削峰填谷作用,增加能源供应安全性。对节约能源、保护大气环境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项目被列入省发改委2016年度重点工程项目。项目从引进开始,就得到了省级有关部门、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从引资到开工建设仅用了5个月时间。目前,综合门站工程即将竣工,长输管线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建设结束了宁强县域无管输天然气的历史,将形成市域范围多气源多方面的气源保障格局,并将提高天然气能效利用率的理论宣传变为现实。
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同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即能否将该项目延伸至市本级,以此带动全市提高天然气利用率,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护和发展好我市的环境优势,为“三市”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笔者认为,一方面,从该项目管输能力看,年16亿立方米的输气能力,仅靠宁强一县包括热(冷)电联产项目在内,是无法消纳的,造成浪费就谈不上提高效能比了。如果把热(冷)电联产从宁强延伸至汉中,既能消纳输气能力,又能使该项目发挥更大的效力。初步设想:从宁强县工业园区综合门站(上述管线末端)建设一条路经勉县、南郑至汉中的长输管线,利用管输天然气,在龙岗新区或滨江新区建设一个热(电)联产项目,向附近新区供热(冷),辐射至城区,发电上网。以后,逐步在铺镇、褒河等工业园区建设热(冷)电联产项目或分布式能源项目,发电上网、制热(冷)供园区项目单位使用,并向城区供热(冷)。设想“十三五”期间,采用建设热(冷)电联产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集发电、制热(冷)为一体,解决市级范围内集中供热(冷)问题,逐步取代个体锅炉和家庭个体采暖体系,提高天然气利用能效比,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天然气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将宁强天然气输气管线延伸至汉中,将为有效保证汉中供气提供第二气源,可作为冬季用气高峰期气源紧张的“调峰”气源,有效缓解冬季用气紧张局面。下一步,还可将该管线延伸至城固、西乡等县,也可作为“调峰”气源或分布式能源建设气源使用。 来源: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