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中央定价目录是2001年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家计委及有关部门定价目录》。按照《目录》规定,管理部门对13个种(类)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
︱烟、化肥、教材等不再中央定价︱
而根据最新的“征求意见稿”,包括中央储备物资、烟叶、民爆器材、化肥、教材、军品、电信基本业务已经全都退出中央定价目录。而药品、交通运输、重要专业服务中有相当一部分品种也随之退出。
对于老百姓来说,怎么分辨自己接受服务的价格是由国家制定的,还是由企业制定的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解释说,除了中央定价目录之外,地方政府手里也有一份“定价清单”,把中央的和地方的加在一起,大家将会看到一本“明白账”。
许昆林:我们现在正在对所有的省市地方政府定价目录进行审核。这一两个月就会批复他们。地方定价目录加上中央定价目录,定价的权力清单就非常清楚了。
例如,上海市的地方定价目录今年年初就已经发布了,再对照一下中央的定价目录,除了两个目录规定的项目之外,剩下的都是企业可以自主定价的。那么为什么在中央定价目录之外,还多了一个地方定价目录呢?许昆林说,这体现了“责权统一”的原则。
许昆林:比如学校的学杂费,自来水的价格,它是一个城市范围内的,就不宜中央政府来定价。按责权相统一的原则,该中央定的就由中央定,该地方定的就由地方定。
︱许昆林:未来将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
其实,从2001年到现在的10多年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都具备了市场定价的条件。
2002年以来,中央储备物资收储、投放价格由招标竞价形成。2009年初,国家放开了化肥价格。2014年以来,又先后放开了电信业务资费、邮政服务等价格。今年6月1号起,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也将被取消。许昆林认为,随着这次《中央定价目录》的修订完成,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场定价原则已经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
许昆林:这十几年陆陆续续减少了80%的具体项目,我们定价的范围从目前来看已经缩小的最低的程度了。所以已经是极大的放开,现在是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了。 来源: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