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国家气脉:中国正处于天然气消费爆增前夜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7  作者:无  浏览次数:375
       跑步进入天然气时代,中国已别无选择。

  中国,短短10年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理所当然,也位居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列。

  如何满足对能源的爆发性需求,中国高层决策者颇费思量。国外媒体曾称中国是一条“饥饿的巨龙”。

  如今,能源短缺已不是中国的主要矛盾,从“饥不择食”到“择优而食”,是中国能源面临的最大变局。

  “富煤缺油”的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上数十年“冷战”引发的能源独立思路,造成了中国“一煤独大”的能源格局,相对清洁的碳氢燃料,份额少得可怜。独特的能源生产、运输路径依赖,也让中国饱受指责,苦恼不已。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赋存于华北、西北地区,多数地区远离东部南部消费中心;除了采煤、燃煤造成的环境破坏,这种低价值固体能源的远途运输,也让中国的铁路、公路、电力网络压力重重,铁路货运黑白比全球第一。

  经过数十年的能源通道建设,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中国能源流向显著特征初显。

  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热效率最高的极品,石油次之,其他能源更次之。破解中国的“少气”之局,一要加强勘察力度,二要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有效弥补能源短板。

  气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运输方式,当属管道;但中国是管道小国、弱国;以煤为主的格局,似乎事先注定了这种格局。

  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意在结束这种窘局。

  目前,中国天然气建设正处继往开来。其消费的艰巨命题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仅占4%;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存量,仅为美国的1/10……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召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迈入天然气消费时代的一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值此西气东输安全运行8周年,西气东输二线将全面建成投产,三线也将全面开工之际,本刊记者走近当年西气东输工程的决策者、建设和运营者,讲述这一攸关国计民生的能源战略之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